潘麟先生讲授《大学》:为己之学

4/28/2019 6:27:36 PM 共享者:吞一 举报


潘麟先生少年向学,徜徉于佛老与文史哲等,玩味于儒家仁义良知之教,方知华夏智慧,一脉千古,朴实无华而又微妙深远。为报圣贤教化之恩,国土养育之德,潘麟先生发愤而著《〈大学〉广义》,于此时代巨变、举世彷徨之际,以期张扬此圣学于当世及未来,企求薪火相传,为民族指示方向,为人生指示归途。

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大学,即大人之学,是“为己之学”,非“为人之学”,通过认识自己、修养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的生命达于圆熟饱满,与天地同流,成就“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的境界,如此方为做学问之真实意义。相反,若是将所学习吸收到的思想,仅仅作为记忆之资粮,用以修饰自己,傲视他人,则只是“为人之学”,于人之身心、人格、生命毫无助益,这样的人,天可诛之,地可灭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正是源于此。

现将先生讲授《大学》的视频《为己之学》章节整理为文稿,发布于此,以飨读者。


主持人:“品味儒家经典,享受中华文化。”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东学西渐》之《大学》,我是主持人伊谷。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著名学者潘麟先生。潘老师,您好!

潘麟先生:你好!

主持人:前面我们讲到“大学”的“大”字。“大”字的含义是“大人”,这个“学”字又怎么解释呢?

潘麟先生:“学”在儒家是有特别的含义的,尤其是在《大学》里,它的含义跟我们平时理解的有很大的出入。

主持人:有什么样的差别呢?

潘麟先生:“大人之学”的“学”字,就是“大学”的“学”字,有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指我们如何成长为“大人”的一门学问。

主持人:那另一重含义是什么呢?

潘麟先生:《大学》这部书就是教导我们如何一步一步地由一个“小人”成长为一个“大人”,由一个凡夫俗子成长为一个圣贤,这么一门学问就叫“大学”。“大学”的“学”字还有第二重含义:当我已经是“大人”了,已经成为圣贤了,那么作为一个圣贤讲出来的学问是什么样的学问呢?圣贤讲出来的学问就叫“大学”,就是从“大人”身心中流露出来的、反映出来的学问。所以“大学”有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如何成长为“大人”的一门学问;第二重含义是,当我成为圣贤后,我往外讲出什么样的学问才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这个社会,有益于人类,这样的一门学问就叫“大学”。孔子对这里的学问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主持人:是怎样的呢?

潘麟先生:孔子在《论语》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将“学”分成两类学问:第一类是“为己之学”,第二类是“为人之学”。

主持人:怎么说呢?

潘麟先生:他还有个时间的划分。

主持人:是什么呢?

潘麟先生:就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里的“古”是以孔子生活的时代为界限,因为孔子不可能站在二十一世纪说“古”。他之前的时代,谓之“古”;他所处的时代,谓之“今”。那么,“古之学者”的特色是什么样的呢?

主持人:是“为己之学”,还是“为人之学”呢?

潘麟先生:这里说的就是“为己之学”。他们做学问、研究学问、学习学问、践行学问都是为了自己。这个“为己”与自私没有关系,它正好是消除自私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什么都为自己就是自私的表现。

主持人:那具体要怎样理解呢?

潘麟先生:“为己之学”与自私正好相反,它就是要克除自己的私欲,“克己复礼”谓之学。孔子认为之前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认识自己,即认识、明白自己生命的真相,以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这就叫“为己之学”。他们的学问也是为了修养自己。一开始是认识自己,下一步就是修养自己。修养自己是什么意思?就是涵养心性之中本有的德性,所谓德性就是儒家所说的“仁”和“义”。通过涵养心性本有之德——“仁义”,逐渐化除“小我”与私欲之偏,以使自己的生命越来越充实,人格越来越有光辉,这就叫涵养自己。最后一步还要完善自己。

主持人:那“为己之学”还有别的作用吗?

潘麟先生:“为己之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认识自己,即认识生命本有之真相,以及人生之价值和意义之所在。第二个阶段是涵养自己,也就是修养自己。通过切实践行“仁义”之道,涵养自己心性中本有的品德,即不是从外在拿一个道德放在内心中,而是彰显内在心性中本有之德。同时,要将自己本有的心性之德,逐渐充实起来,展示出来。在充实和展示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生命越来越充实,使自己的人格越来越有光辉,这个过程就叫修养自己。达到这一阶段还不够,还需要下一阶段,即完善自己。让自己的生命逐渐达到圆熟饱满,与天地同流,成就“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的境界。若能达到这一步,就是儒家“为己之学”之极致圆满之境。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实践,那么“为己之学”就完成了。

那么孔子又说,现在的人不是这样了。他所说的“现在”指的是春秋战国时代。那个时代的人为什么不是这样呢?用孔子自己的话说,就叫“礼崩乐坏”。

主持人:怎么理解呢?

潘麟先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整个社会的文明思想崩塌了。

主持人:这是毁灭性的。

潘麟先生:没有文明了,文明崩塌了,道德沦丧了。在一个没有文明的时代,在一个思想分崩离析的时代,大家做学问就不再像孔子之前那样了,即通过认识自己、修养自己、完善自己的三个步骤,以达到“大而化之之谓圣”的境界了。在孔子那个时代,人们做学问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人”。这个“人”指的是别人,就是说我是为了别人而做学问。为什么要为别人做学问呢?因为他把学问当作是装点门面,修饰自己,以夸耀于人的手段。通过表现出自己有学问的样子,以好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出于这样的动机、目的来做学问,就叫“为人之学”。


“大学”的“学”字,显然是指“为己之学”,而不是“为人之学”。包括《大学》在内的儒家整个学问都是“为己之学”,而不是“为人之学”。我学了一门学问,掌握了一门思想和文化,不是为了装饰门面,夸耀于人,满足我的虚荣心,也不是为了在社会上晋升之用;完全是“为己之学”,也就是完全是为了达到认识自己、修养自己、完善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被庄子概括为“内圣外王”之道,尤其是指“内圣”。

主持人:怎么理解呢?

潘麟先生:这是一种“内圣”工夫。换句话说,只要我们完成认识自己、修养自己、完善自己的三部曲,就可以由一个“小人”变成“大人”。而“内圣”是靠内在完成的,从而达到圣贤之境的一个过程,这就叫“内圣之学”。“为己之学”就是“内圣之学”。有了“内圣之学”,自然就有“外王之道”。所谓的“外王之道”就是:当一个人把自己修养成了圣人,达到了圣人境界的时候,他进入社会之后,自然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成就一番盛德大业,这就叫“外王”。这个“外王”,不能理解成到去外面称王。

主持人:不是做王吗?

潘麟先生: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王”指的是盛大和伟大。

主持人:那“内圣”和“外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潘麟先生:你要想在外面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成就一个伟大的人生,成就一番功名、功业,前提就是“内圣”。你若切切实实地做好了“内圣之学”,把自己由一个“小人”变成一个“大人”了,你自然可以在社会上成就一番大业,这就叫“外王”。“外王”的前提是“内圣”,所以“内圣”在前,“外王”在后。

我们思考几个问题:你想不想在人生中实现一番价值?想不想在社会上有所作为?想不想成就一番功业?如果想真正有所成就,你要怎么办?那么你首先就要做好“内圣”,就是切实地对自己的身心下一番工夫,去认识自己、修养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自私自利的“小人”格局越来越扩大、越来越恢廓、越来越辉煌,辉煌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的“大人”境界以后,你做一事便能成一事。你的整个人生就是一个辉煌的人生,你的整个事业就是一个伟大的事业,这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在前,“外王”在后,所以你不用管外王。为什么呢?因为你只要做好“内圣”,“外王”自然就成。

主持人:就是自然而然的吗?

潘麟先生:你“内圣”做什么,“外王”就成什么。所以“外王”在末,“内圣”是本。整个《大学》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成为“内圣”,捎带着告诉我们什么是“外王”,其重心都是在“内圣”上。所以“内圣之学”就是“为己之学”,这就是“大学”的“学”字的定义。换言之,“大学”的“学”字就是内圣之学。

主持人:怎样才能清晰地区分“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呢?

潘麟先生:什么样才叫“为己之学”?就是把你所学的知识配合于自己身心生命之中而时刻体证之、涵养之。什么意思呢?体证,就是实践;涵养,就是用所学的知识时时刻刻涵养自己。

主持人:涵养有具体的说法吗?

潘麟先生:我们可以作一个不太准确的比喻,母鸡孵化小鸡的过程即为涵养。你所学的知识就类似于一只只小鸡,你自己相当于一只母鸡,你不断地孵化和喂养这些小鸡的过程就叫涵养。涵养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儒家说你学的知识不能够仅仅记忆在大脑中,你要时刻用身体去温暖它。我们精神上的食粮就是圣贤的教导,就是我们所学习的儒家的学问。这些学问吸收到我们精神之胃中,经过消化、转化,最后融化到自己的身心之中,这个过程就叫涵养。你把所学的学问、知识配合到自己身心、生命之中,时时刻刻地体证之、实践之、涵养之、消融之、通化之,此谓之“为己之学”。反之,就是“为人之学”,即仅仅把所学知识作为一种口头禅、一种记忆。这是“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的第一个区分。

还有一个区分是:若你将所看到的、学习到的、吸收到的思想仅仅作为记忆之资粮,用来修饰自己和傲视他人,这就是“为人之学”。什么是傲视他人?就是一个人的知识越多,就越感觉到骄傲,越有优越感,就会开始傲视他人。如果你把知识作为一种打击别人、压倒别人、高于别人的资本来看待,出于这样的一种动机和态度就叫“为人之学”。“为己之学”是相反的,它应该让人越学越谦虚,就像苏格拉底说的“当我知道越多,我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只有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才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

当你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的时候,你就是“为人之学”;当你觉得自己学了越来越多,反而越来越什么都不知道、越来越无知的时候,你就是“为己之学”。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因为你的心胸拓展了,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充实,总是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因此你越来越发现自己无知,这样就是“为己之学”。

如果你仅仅把知识塞入身体,稍微塞一点你就会觉得自己内在很充实了,就有资格去傲视他人、批评他人、指责他人了,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就是“为人之学”,而不是“为己之学”。这是我们对“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的另一个区分。我们还有一个区分。

主持人:那是什么呢?

潘麟先生:将学习视为转化自己。转化自己的什么呢?转化自己身心内在的种种习气和种种偏私。

主持人:这怎么理解?

潘麟先生:习气就是种种的毛病,偏私是偏爱和私心。

主持人:那要如何化除呢?

潘麟先生:这些问题也许是身体上、行为上的,也许是心理上、精神上的。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这种种的毛病、习气、私心、私欲需要我们不断地转化掉、消融掉,并时刻“反躬自省”,即将我们学习来的知识作为镜子,看看我们的思想行为和所学习到的知识,还有多大的差距,还有多少没有做到。我们把学习的知识作为一面镜子来反观自己,同时在不断地内省中超越自己、转化自己,这样的过程就叫“为己之学”。我们中国有一句民谚,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现在的人完全理解错了,其实真正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为己”,指的就是“为己之学”。

主持人:真的吗?不是自私吗?

潘麟先生:不是自私,它指的是“为己之学”。这句话是说,如果一个人学习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增加自己的品格,扩大自己的人格,那么你的结果是很悲惨的。悲惨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会导致“天诛地灭”。这就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主持人:这个说法对现在的人来说是一种颠覆。

潘麟先生:这就叫……现在完全反了!

主持人:原来这句话一直都被误解了。

潘麟先生:完完全全误解了。我们现在理解的根本不是这个意思,在我们的观念里人应该是自私的,人如果不自私,则“天诛地灭”。事实上,人自私了,才一定会被“天诛地灭”,人不自私怎么可能被“天诛地灭”呢?人都无我了,怎么可能被“天诛地灭”呢?这样的人应该是得到天地之助,而不是“天诛地灭”。所以人一旦“为学”不“为己”,不是“为己之学”,而是“为人之学”。你学得再多,你的身心没有提升,你的人格没有净化,你的生命没有明朗,那么你将受到“天诛地灭”。

主持人:通过潘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为己之学”的真正涵义,这个“为己之学”也是我们“大学”的本义。好,今天我们的节目就先聊到这里,下期节目再见。



潘麟先生


第四集 为己之学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