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学说

4/27/2019 9:07:11 PM 共享者:吞一 举报


气血学说的形成始于秦汉时代,最早的记载见于当时问世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书中以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为主导,阐述了治疗或预防疾病的要旨,实质上就是调整脏腑经络的气血阴阳,即所谓“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后世医家在不断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地丰富和发展了气血学说的内容,特别是在古代伤科中,更是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一直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

气血学说中医应用

一、气的概念

气是无定形的体质,又是一切生化的本原,它在各学科中运用甚广,只从祖国医学言之,也非常复杂,然要有二义:一指气质,二指功能,气质是本,功能是标。仅以祖国医学论气的名称而言:诸如阴气、阳气、真气、元气、正气、中气、胃气、谷气、精气、津气、营气、卫气、宗气、大气、清气、浊气以及五脏六腑之气、十二经脉之气等等。在诸气中都各有所指和它的具体功能。

气血之气主要应属于“宗气”范畴,同时又与诸气存在着密切联系,因为人体诸气统为一体,这是祖国医学整体观的特征,现只从宗气论之:

1、宗气的实质与作用:宗气亦称大气,它是人体最基本最精微的营养物质,来源于水谷与呼吸,宣行于心肺与全身体,是血液的主要来源,也是运行血液的根本动力,它是人体宗主之气,故称“宗气”。在《灵枢·邪客篇》指出:“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又《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肠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这两段经文就是对宗气的阐发。又《灵枢·决气篇》对气的论述,它说:“何谓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指出气就是从上焦开发宣布五谷的精微(味),资营着全身的肌肤皮毛即为“气”,足证气血之气概指宗气,而宗气又与其它诸气构成统一整体。

2、气的统一性:“宗气”不能独自生化运行以尽其用,它必须与全身诸气相互协调,方能发挥主导作用。例如宗气的产生固然来源于水谷与呼吸,而水谷的消化又需要“脾气”健运与“肾气”温煦。再以呼吸言,“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难经》),它又与肝肾心肺之气息息相通。又如“真气”是人生察赋的先天之气。而藏于肾,亦即元气。它既是宗气的原始动力,而又赖宗气的资营补充。至于营气,卫气,精气,津气等,既与宗气相互为用,又是气血中的主要成分,共同构成全体气血营运周流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复杂系统。更有要者,就是“阴气”与“阳气”,阴阳二气既是万物的纲纪和根本,也是人体气质的来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指出:“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说明阴阳就是男女血气之本,还指出“阳化气,阴成形”,都是说明阴阳二气的重要性。总之宗气既是人体的主流,又与诸气浑然通贯,统为一体。

二、血的概念

什么是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篇》:“诸血者皆属于心”,“脉者血之府也”,这就是祖国医学对“血”的概念。认为血就是从中焦脾胃受纳的水谷精微之气,通过消化吸收上精于心,又经过心的气化作用,遂变为赤色的血液,而流行于脉道中,资营着人的机体和生命。

同时在祖国医学中对血的生成转输,及其主要作用的全部论述,都蕴含着丰富多采的独特阐发,仅列举《素问·经脉别论》一段经文加以概说:“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清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仅只十五句话,却概括着血液的生化运输及其主要的微妙功能。其要义有四:①指出血液的生化来一源和心脏与血脉的根本关系。②阐明血液自心脏流行于经脉之中,又必须通过肺的朝会加工,再输布全身以及皮毛。③心与肺合成了精华的血液流入于脉府之中,发挥着微妙的“神明”作用,而藏蓄在各个脏器中,资营着各部的正常生理,主司着身体的平衡与协调。④这种正常的权衡协调功能,又通过血脉集中反应于寸口的动脉中,所以诊察寸口脉就可以测知生理的正常与否,以及病理的基本变化,进而决断人的生死。只短短六十几字,就扼要地阐发了“血”的极其重要的关键性作用。

三、气与血的整体关系

气血概念略如前述,本来气血两者就是对立的统一体,异名同源,一源二歧,又汇合为一。若以阴阳属性言:气属阳而生于阴;血属阴而生于阳。血从火化、气由水生,这又是阴阳互根的客观规律。再以清浊动静言:气主动而轻清,血主静而浓浊;血以心为主,气以肺为司;一表现为呼吸,一表现为循环;一主要起生化推动作用,一主要起资营补养功能。血本于气,气寓于血,既互相依附,又互相转化,气为血之始,血又为气之母,气无血不载,血无气不行。气帅血,血统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血阏气亦郁,血少气亦衰,气温则血行滑利,气寒则血行涩滞。气治血治,血足气充,气病血亦病,血脱气亦亡,气有一息之不运,血有一息之不行。总之气血两者,治则俱治,病则俱病,浑然一体,不可分隔,故气与血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四、气血理论渊源 


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物质。气血理论源于《内经》,《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不居集》又曰:“气即无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气。”《内经》论疾病发生之理,是基于阴阳而归结于气血。伤科疾病,不论在脏腑、经络,或在皮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医宗必读》曰:“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而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提出由于跌打坠堕,可伤及经络血脉导致出血;或血液不能循经留注,离经妄行,即可出现“伤血”的病理表现。孙氏运用止血、化瘀等法,成为后世骨伤科的治疗常规。而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发展了《黄帝内经》的气血学说,提出了“亡血”之说,西晋葛洪《肘后方》则强调血管损伤后,会导致大出血而死亡,他说:“若中筋交脉血出不可止,尔则血尽杀人。”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古代骨科进入了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薛己著《正体类要》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变,脏腑有所不和。”阐明了肢体虽然受损于外,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外连于肢节,内属于脏腑,必然由外及内使气血伤于内,引起脏腑功能不和,出现不同的内证。又有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记述:“跌仆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同流,气凝则血亦凝矣。气凝在何处,则血亦凝在何处矣。”说明人体偶发损伤后,必引起气血之伤。到了现代,气血理论更是贯穿于整个伤科三期辨证施治的过程之中。 


五、 气血理论的分类 


5.1 专从血论 古代医家从其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伤从血治”为主的独特理论体系,它的根据是:“伤必及血”,血贯整体,故必从血论治。如《伤科补要》曰:“跌打损伤,专从血论”;伤科内治,早期宜破血,中期宜和血,后期宜补血。清代陈士铎《辨证录》指出:“内治之法,必须以活血化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又如王肯堂在《疡医准绳》中开宗明义应用刘宗厚观点:“损伤一证专从血论”,并且阐发“但须分其瘀血停积和亡血过多之证。二者不可同法而治,而瘀血者宜攻利之,若亡血者兼补而行走,又查其伤有上下轻重浅深之异,经络气血多少之殊。”《可法良规》指出:“凡伤损之症,乃有形器物所伤,为筋骨受病,当从血论。”李挺在《医学入门》中指出:“折伤专主血论,非如六淫七情在气在血之分。”此类医家专从血论,忽略了人体“气”之重要性。重视了有形之“瘀血”,忽视了“气”的功能在伤科治疗上的重要性。 


5.2 气血学说 气血学说源于内经,众多医家以此为理论依据去治疗伤科疾患。薛己著《正体类要》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他对跌打损伤或骨折后瘀痛的辨证治疗,基本上以气血学说为理论依据,分别以补气养血活血等方法治疗。在《医林改错》中,王清任从气血立论指出:“治病之要决,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气有虚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血有亏瘀,血亏必有亏血之因。”把伤科的病理变化归因于气之虚实,血之亏瘀。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认为损伤内外迥异,当分清内外,外伤出血是气中之血先动,其病机为“血蕴于气分之中”,是气中之血病;内伤出血是血中之气先动,其病机为“气蕴于血分之中”,是血中之气病,前者治法当重视气分,在表的从气分发之,在里的从气分夺之,在半表半里的从气分和之,从而“以疏发其气,气散则血散”,再配以血分药物以期达到良好效果。对于后者治法,则应重视血分,治宜“清理其血为主”,一则泻血分之虚,二则滋补阴血之亏,并兼用气分之药,可望获得预期之效。另外,佛家练功、点穴、医伤专从气血论。《少林真传伤科秘方》关于拳伤与气血关系认为:向上打伤的是顺气,平拳打伤的是寒气,倒插打伤的是逆气,其症最凶。人的血随气运行,气顺则血顺,气逆则血逆,气塞则血滞。因此拳伤气血而导致气滞、血瘀、气逆、气厥。肢体受伤,皮肉筋骨首当其冲,但气血循行于人体之中,无处不到。骨皮肉筋骨损伤的同时,气血的运行也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气机不畅,无以鼓动血行则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伤瘀凝,壅塞脉道,必阻碍气机流通。气血理论是与损伤有关的基础理论的核心,也是指导治疗的关键。 


5.3 亡血理论 《金匮》首先从病人反应于外的面色及脉象上入手,了解患者体内气血阴阳的变化,以推断出血量的多少,预测疾病的凶吉。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载:“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又有《可法良规》“凡伤损之症,出血太多……是血气虚……当峻补元气,若皮肤已破,出血过多而昏聩者,气血虚极也,大补元气”。指出皮肤破损而出血易致血虚,若出血太多则会造成气随血脱的严重病理改变。西晋葛洪《肘后方》则强调血管损伤后,会导致大出血而死亡,“若中筋交脉血出不可止,尔则血尽杀人。”这些医家强调了出血太多的凶险及诊治的方法,对气血理论作了一定的补充。 


5.4 “恶血归肝”理论 “恶血归肝”之论,在《内经》已有所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素问·缪刺论篇》:“人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到了金朝,李东垣《医学发明》将其继续深化,其曰:“夫从高处坠下,恶血流于内,不分十二经络,圣人具作风中干经,留于胁下,以中风疗之,盖肝主血故也。”这里恶血指瘀血,即离经之血,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关于恶血与肝的关系,可见“恶血归肝”论是李东垣宗经大旨,并结合临床建立的,它对后世影响深远。双如明代李挺《医学入门》:“凡损伤,专从血论,肝主血,不问何经所伤,恶血必归于肝,流于胁,郁于腹而作胀痛。”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曰“凡跌打损坠堕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故败血凝滞,从其所属,必归于肝。”肝主身之筋膜,折骨伤筋,内应于肝。肝藏血,指足受血,方能摄步。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为顺。骨碎筋断,血行失度,败血归肝,新血不生,遂至筋脉不得养而拘挛作痛。该理论至今仍有效指导着临床。 


5.5 血水相关理论 血水相关理论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血与气在伤科中的重要性,在骨伤科中有特殊的意义。血水同属阴液,都有滋润濡养的作用,均由水谷化生而成。《灵枢·邪客篇》:“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另一方面,血也能生水,血液经过脏腑气化蒸腾,转化为津液,渗于脉外,遍布于组织间隙中。故《血证·吐脓篇》曰:“血得气之变蒸,亦化而为水。”骨折损伤后,局部脉络破损,血溢于肌腠,则见肿胀。正如《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中云:“瘀血化水,亦法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又如清代姜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曰:“津液者,血之余,行乎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滞,则凝聚而为痰。”唐氏指出:“气与水本是一家,治气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气。”同时,“血者即是气,宗气者即是血”,“血有余便是水”。水液凝聚为痰,痰瘀互结,新血不生,则骨不能接。治疗骨折须注重血水兼理的内治方法。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