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这些中医“行话”,中医水平立马上了几个台阶!

11/13/2023 10:57:17 AM 共享者:吞一 举报


一、病语

首先给大家看两个描述:

1. 纳少,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软无力。

2. 上腹部疼痛,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现上述节律。

第一条是中医脾气虚证,第二条是西医胃溃疡。比较一下,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中医的描述是“证候”,包括症状加舌脉;西医的描述是“时空”,包括疼痛的部位和时间。

中医的诊治叫做辨证论治,手段是望闻问切,西医的手段是视触叩听,还有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等等一系列。

西医施治靠仪器检测,可是人体的湿度可以测量么?疼痛性质可以测量么?

这些,机器无法测量,但是人体自己可以测量,检测到了之后会给出信号。即使把人体比作机器,这也是非常高级的机器。

二、人语

有一句话叫“下医医病,中医医人,上医医国”。什么意思呢?

正常人会感染病毒,什么样的人不怕病毒呢?免疫力强的小伙子?

非也,免疫力越强,越容易感染发病!反而是阴寒内生的,阴实的病人,不但不怕,反而可能治好原来的病。

同样一个病,不一样的人,有可能得,有可能不得,同样一个东西,有时候置人于死地,有时候救人。

开头所说的两种论述,那是“病语”,讲的只是病,跟“人”是什么人没关系。

三、国语

很多人看不懂《黄帝内经》,因为那个语言是“国语”,电脑编程有高级语言,中医也有,就是《黄帝内经》。

看不懂是因为,总去里面找“病语”,我得了胃溃疡怎么治?给我开什么药?内经里没有,就怪内经。

没有离开人的病,离开了人,就无所谓病了。

很多人的逻辑就是你连高血压病都不懂,怎么能治高血压呢?

这种就是典型的病语,中医根本没有“高血压”这个概念。只关心得了胃溃疡,不提自己有多么不按时吃饭,多么焦虑。

内经都怎么说呢?内经把五脏六腑都封了一个官,各自有自己的职能,每一个人就是一个社会整体。

比如“肝为将军之官”,肝就是管愤怒的,一个朝代不能没有将军,一个人肝有问题就会出毛病。

比如“肾为作强之官”,“作强”什么意思?就是比平时多加一把劲。

比如一般到晚上就困了,但是遇到急事需要的时候,可以熬个夜没太大问题。临场发挥好,就是作强。

每天都熬夜,常常饿着肚子干活,吃饭不规律,一天两天没事,多长时间有事呢?一个季,三个月,为什么呢?春天,肝主管,到了夏天,肝卸任了,交给夏季的心包,再是长夏的脾,然后是秋季的肺,冬季的肾。

差不多三个月时间就是一个脏主管的时间,如果不好好吃饭三个月,相当于这个官上任一个任期,你一面也没见,那身体肯定就受不了。

所以怎么样得胃溃疡?那就坚持三个月不好好吃饭,肯定得,刚刚说,不一样的人,得同一种病,施治不能一样,比如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感冒了,不用治也能自己好,但是一个患有消渴症、慢性肾炎的六十岁老太得了感冒,就不一定了。

还有就是,地域对病也有影响。

我姓范,范氏原来在范仲淹所在的浙江,后来迁去江西,明朝永乐年间跟着大迁徙来了河北,清朝时转移到东北。

那个时候人是相对自由地选择,可是现在呢,每个人都在迁移,迁移成了一个大势,挡都挡不住。

同一个人,同一种病,在深圳得的胃溃疡和在北京得的,施治就不能一样。

四、仁义

我们说国语,把一个人当做一个整体,一个社会,这是儒家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讲“仁义”,大家知道仁义在中医里对应什么吗?

中医有两种常用的施治手段,用药,或者用针灸。“仁”对应用药,本草,属木,应春天,气是温的,质是柔的;“义”对应针灸,金石,属金,应秋天,气是凉的,质是刚的。

“仁”、用药,这种手段是“泡”,“义”、针灸,这种手段是“钻”。

好的君主要恩威并用,好的医生也要针药并施,刚柔并济,偏废哪一个都不行。

国语这个体系,就是把人脏腑分成各种官,心为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掌握这个语法就很好理解。唐代分为三省六部,我们每个人其实也是这样。

用药,就是开方子,也讲究君臣佐使,哪个最是重要,就是本,哪个最是紧急,就是标。

针灸,分为九针,哪九针呢?

《黄帝内经灵枢》说: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

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123456789,中间的数字是5。

五、中数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很多事情想要去做,列一个框架,可以就列三条,三生万物嘛。我们把这九个数字分成三份,中间的是456。

四是法四季,应无形之气。

五以法音,主管成形。

每一句话也是一个生命,说出去就是生命诞生的过程,被人听到,在心里埋下一个种子,这是“因”;然后遇到一个情形,由某件事情引发,想起这句话了,有了情绪或者做出行动,这就是“果”,中间那个情境就是导火索,是“缘”。

所以每句话都有能量,《周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说话要有生机,有正能量。

人是会说话的动物,说的话应该是人语,或者国语,代天地立言。

六以法律,主管节律、规律,达尔文《进化论》说适者生存,一时的适应,确实有利于生存。

比如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生命力更强,适应力更强,更能挤占资源,吸收营养,所以一直在成形,毫无节制地疯长,于是人被折腾死了,癌细胞也活不了。

生命需要成形,也需要节制、需要退位,不能无限制生长,细胞需要凋亡,这样才符合生命的规律。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