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食又名服饵,指服食药物以养生。道医根据老子的“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十二章) 的原则。认为饮食不当(差失) 非但不能养生,反而导致疾病,《素问 上古天真论》指出: 只有做到“饮食有节”,才能达到养生目的。如“以酒为浆”,溺于饮食。必定“半百而衰也”。
一、葛洪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从验(有效应)、便(便利)、康(价康) 三方面着眼,收集许多民间的单方与验方,贫苦病家在野处即可找到的蔬果物品,如生姜、乌梅、井水、童便、鸡蛋、人发、莲叶及苎根等,在书中均被巧妙地组成各种方剂,用来治疗临床常见疾病。《肘后备急方》还载有很多食疗方剂,如生梨汁治嗽; 蜜水送炙鳖甲散催乳; 小豆与白鸡炖汁、青雄鸭煮汁治疗水肿病; 小豆汁治疗腹水; 用豆豉与酒治疗脚气病等等。葛洪还进一步指出,“欲预防不必待时,便也酒煮豉服之”,把食疗应用到预防疾病方面。
二、陶弘景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著有《本草经集注》,是我国药物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记载大量的药用食物,诸如蟹、鱼、猪、麦、枣、豆、海藻、昆布、苦瓜、葱、姜等日常食物及较罕用的食物达百多种。并较深入地提出食物的禁忌和食品卫生。
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 食诫篇》中亦指出:“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主张“先饥乃食,先渴而饮”。根据四时季节之不同,规定“春宜食辛,夏宜食酸,秋宜食苦,冬宣食咸”。《养性延命录 教诫篇第一》说:“《神农经》曰: 食谷者,智慧聪明。食石者,肥泽不老。食芝者,延年不死。食元气者,地不能理,天不能杀。是故食药者,与天相毕,日月并列。”陶弘景的“食诫”说列出的食疗法一百多种。南北朝时期,著有多种《食经》; 《隋志》录有《神仙服食经》,皆受此深刻影响。
三、孙思邈
孙思邈认为食物对于养生、治病防疾的意义十分重大。他在《千金要方》卷二十六中特别列出《食治》一门,又是《千金翼方 养性》中特辟《养老食疗》专论,这在中国传统医学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孙思邈在他的食疗学专论中,对食疗法在治病养生的重要作用作了专门探讨,系统阐述了道教食疗学的思想。
首先,孙思邈论述了食疗法的重要意义。
他在《食治》中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斯之二事,有灵之所要也,若忽而不学,诚可悲夫! 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县、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孙思邈认为,食物是安身立命之本,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基础。由于食物营养丰富,又无药物常有的副作用,能有效地补充体内营养,达到调理脏腑机能、增强体质、祛病去邪的医疗效果;而且一些富含营养、味道鲜美的食物也是一种生活享受,能使人悦神爽志,有利于身心健康,饮食调养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养生之术。所以,孙思邈高度评价了那些善于应用食物来“平疴、释情、遣疾”的医师,并把他们称之为良工,即良医。
其次,孙思邈认为对疾病的治疗应当药食并重,要把药疗与食疗结合起来,提倡用药食两攻的方法。
他在《千金翼方) 卷十二《养性》中声称,“药食两攻,则病无逃矣”。由于考虑互食物性平和,又无副作用,而药物则不能,“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因此,孙思邈认为用药要十分谨慎,并告诚人们对疾病的治疗不仅要采用“药食两攻”的方法,而且要优先考虑食疗:“夫为医者,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医生在为病人治疗时,首先要弄清楚病人的症状及发病原因,首先用相应的食物进行食疗,所谓“药补不如食补”就是这个意思。如果食疗无效,再考虑用药。
孙思邈这种“药食两攻”并优先考虑食疗的食疗学思想,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也是相当精辟的,值得提倡。“民以食为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营养成分是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样也是人体抗御疾病能力的基础。而利用中草药与膳食的合理搭配,能有效地增强人体机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达到治疾、防病和强身健体的目的。孙思邈本人在行医济世过程中,就曾用谷糠预防脚气病,用动物肝脏治疗夜育症,用海带治疗甲状腺,取得良好疗效,为医界中人所赞颂。
此外,孙思邈对食疗法的基本原则及饮食宜禁也都作了阐述。
作为一名道教养生家,孙思邀认为养生有十“大要”: “一曰青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千金翼方卷十二《养性禁忌第一》将饮食列为养生第六大要,并特别强调伙食有节。云:“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彭亨短气,或致暴疾,仍为霍乱。又夏至以后迄至秋分,必须慎肥腻、饼饧酥油之属。此物与酒浆瓜果理极相仿。大在身所以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千金要方》卷十二《食治》)。以孙思邈为代表的道教养生学家以道法自然为其养生宗旨,故要求人的生活起居、伙食卫生都要取法自然,顺天应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摄生保健的作用。孙思邈的上述食疗学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在中国传统医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奠定了中国传统食疗学的理论基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食疗学的形成与发展。
四、李时珍
从《本草纲目》中的食疗可以看出药食的同源性,当遇到某些慢性、轻证时,可以通过合理饮食,来达到治病的目的。
1
有关主食的选择
《本草纲目》已详细记载了许多资料,如籼米性温,能除湿止泄; 粳米性平,常食令人不噎; 糯米性温,收自汗; 荞麦性微寒,养心气,心病者宜食之; 大麦性微寒,久食头发不白; 粟米性微寒,婴儿初生七日,助谷神以导达肠臂,研粟米煮粥如饴,每日哺少许; 玉米性平,调中开胃; 高梁米性温,涩肠胃; 稷米性寒,食之除辟瘟疫; 绿豆性寒,解热毒及一切药草、牛马、金石诸毒; 赤小豆性平,利水消肿; 黄豆性温,宽中下气; 黑豆性平,久服好颜色,变白不老; 豌豆性平,煮食下乳汁; 白饭豆性平,肾病者宜食之。白扁豆性微温,久服头不白,解一切草木毒及禽肉毒等,资料很宝贵。
2
有关蔬莱的选择
《本草纲目》中提供: 葱杀一切鱼、肉毒; 薤白,作羹食利病人; 大蒜,久食损人目; 油菜,煮食治腰腿痹; 白菜性温,消食下气; 荠菜,通肺豁痰,利膈开胃; 白萝卜,消谷和中,去痰癖,肥健人; 苘蒿,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 芹菜,久食,可除心中烦热; 小茴香,下气利膈; 菠菜,通血脉,开胸膈; 莴苣,通乳+,利小便; 山药,补益虚损; 冬瓜,利小便,止渴; 南瓜,补中益气; 黄瓜,清热解渴利水道; 苦瓜,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紫菜,病瘿瘤脚气者宜食之; 石花菜。去上焦浮热,发下部虚寒等宝贵资料。
3
有关果类的选择
栗子益气,厚肠胃,补肾气; 梨,多食令人寒中,菱困,金疮、乳妇、血虚者尤不可食; 橘子,甘者润肺,酸者聚痰; 柑子,下气调中利小便; 橙子,疗瘿气,发瘰疠,杀鱼蟹毒; 柚子,消食,解酒毒; 金橘,下气快膈; 枇杷,利肺气,利五脏; 樱桃,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 龙眼,开胃益脾,补虚长智; 青果,生津液,利咽喉; 西瓜,消烦,止渴解毒; 甜瓜,止满除烦,利小便; 葡苟,益气强志,令人肥健: 甘蔗,除心中烦,解酒等。
4
有关荤食类的选择
《本草纲目》提供了猪、羊、牛、驴、马、兔、狗、骡、鸡、鸭、鹅、野鸡、鸽、鲤鱼、鲫鱼、银鱼、链鱼、鲥鱼、比目鱼、虾子、鳖、白花蛇、腹蛇等动物的各可食部分的有关资料。
5
药膳配餐的指导作用
《本草纲目》记载了2000余食疗方,且许多配方至今仍还使用。
药粥类: 赤小豆粥,利小便,消水肿脚气,辟邪疠; 绿豆粥,解热毒,止烦渴;莲子粉粥,健脾胃,止泄痢; 栗子粥,补肾气,益腰腿; 山药粥,补肾精,固肠胃;百合粥,润肺调中; 白萝卜粥,消食利膈; 胡萝卜粥,宽中下气; 葱豉粥,发汗解肌; 茯苓粥。清上实下; 松子仁粥,润心肺,调大肠; 枸杞子粥,补精血,益肾气;竹叶汤粥,止渴清心; 猪肾粥、羊肾粥、鹿肾粥并补肾虚诸疾; 羊肝粥、鸡肝粥并补肝虚,明目; 鹿角胶粥,助元阳、治诸虚; 烧盐入粥,食,止血痢等等记载。
6
书中记载的药膳、莱谱
如水肿病人可用大鲤鱼一条,赤小豆一升,水三斗,煮食饮汁,一顿服尽,当下利尽即瘗; 小肠疝气,每顿用鲫鱼一条,用茴香煮食,久食自愈; 水气浮肿,用小豆升,白雄鸡一只,治如食法; 补益虚弱,可用乌雄鸡一只,五味煮极烂,空腹饱食之; 产后虚赢,可用雌鸡一只,如食法,入腹内生百合三枚,白粳米半升,缝合,入五味汁中煮熟,开发取百合并饭,合汁作羹食之,并食肉: 赤白带下,用白菜、莲肉、江米各15g,胡椒3g,为末入乌骨鸡内煮熟,空腹食之; 急心疼痛,用猪心一枚,每次入胡椒一粒同盐、酒煮食; 久泄不止,用猪肾一个劈开,掺骨碎补末,煨熟食之,神效;产后虚赢腹痛、冷气不调、及脑中风、汗自出,用白羊肉500g 切治如常,调和食之: 消渴贏瘦,用兔一只,去皮、爪、五脏,以水一斗半煎稠,去渣澄冷,渴即饮之,极重者不过二兔; 水蛊腹大,动摇有声,皮肤黑者,用赤小豆三升,白茅根一握,水煮以亘为菜食,治消为度; 休息久痢,用白豆腐,醋煎食之,即愈;等等,不一一列举,均为极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