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有奇效,要懂“捏”诀窍!脊背一捏,百病不生!

7/31/2020 7:37:13 AM 共享者:吞一 举报


什么是捏脊呢?这是一种传统中医按摩方法,就是双手沿着脊柱两边,把皮捏起来,一边提捏,一边往前推进,从腰部一直捏到颈部。

捏脊有什么好处呢?在这里告诉你,捏脊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一大法宝!

捏脊:升阳补虚、疏通经络

捏脊能够 升阳补虚,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尤其是胃肠功能。

一方面,捏脊疗法可以称得上是 治疗虚症病人的一大法宝,比如 常见的疲乏、消瘦、失眠、食欲不佳、消化不良、怕冷、易感冒、肩背腰疼痛等。

另一方面,捏脊 在小儿推拿中运用非常多,不仅可以治疗小儿胃口差、消化不良、腹泻等,还能促进孩子的功能发育,增加抵抗力。

(图片源于网络)

捏脊疗法最早见于 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其中有“ 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这是在用捏脊治疗腹痛。

国医大师邓铁涛也曾将捏脊与中药相结合来治疗重症肌无力。因此, 捏脊至今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而且一直沿用至今,受到中医养生大家的青睐。

捏脊的原理:疏通督脉膀胱经

说到捏脊,就一定会想到脊柱,脊柱位于身体的正中央,而 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

中医都知道, 督脉是阳经之海,全身阳气的运行都与它有关,通过捏脊,可以升阳补虚,提高人体对抗外邪的能力。

除此之外, 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作用。

(图片源于网络)

捏脊有“诀窍”

我们会发现,有的人喜欢捏脊,有的人不喜欢,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捏脊的疼痛程度是不一样的,中医有“ 痛则不通,不通则痛”, 捏起来疼痛的地方有可能就是我们的病灶处。

在这里,强调一下捏脊的注意事项:

一、 早晨刚起或者 睡前捏脊的效果最好,捏前要放松一下肌肉。

二、 捏脊方法: 从尾椎开始, 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 拇指下压往前推,食指中指在前导引,有节奏,有规律地往肩颈处捏,中间尽量一气呵成,不要停止。在此过程中,拇指不可离开背部,到肩颈时,手随着脊柱滑下来。

第1遍,按此方法即可。第2—4遍,需要捏3下,提1下。第5、6遍,按第1遍的方法即可,总共需6遍。

从下往上捏,是升阳,如果从上往下捏,则是 逆泻督脉,有清热泻火通便之效,属于泻法,平时多用于实热症比如发烧或便秘的治疗,这种情况用的不多,一般都是从下往上捏。

注意,每个人的疼痛感受不同,有的人过了两三天还是感觉背部疼痛,但是慢慢地会越来越轻松。因此, 我们开始捏脊后,要持续坚持,一定不要因为一时的疼痛放弃了消除病患的时机。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