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视角下多元主体力量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6/25/2024 2:29:21 PM 共享者:吞一 举报


无健康不发展,健康不仅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健康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健康中国建设是涉及个人、家庭、社区、企业、政府部门等多主体,涵盖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等多方面的系统性过程。健康中国建设在我国逐步展开,随着“三医联动”的推进,全民医保制度基本建立、公立医院改革回归公益性、药品流通制度改革初见成效,这些为我国健康中国战略规划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支撑和保障。但目前我国主要将注意力集中于健康服务与保障方面,其他方面涉及较少或还未涉及,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实现健康的可持续性。本文从系统论视角出发,首先阐释健康中国的系统性特点并分析其各子系统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确定多元主体的角色与作用,从而有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一、健康中国的系统性特点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不是各部分要素的简单相加,它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分析健康中国的系统性特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利于分清主次,把握重点。

(一)整体性原则

“健康中国”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多方面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因此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各子系统会从各个方面作出努力促进这一整体目标的实现。如家庭成员开始从疾病预防做起,接受健康教育,加强身体锻炼;卫生部门要求医疗机构创新服务供给方式,提升医疗水平和质量;医保部门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发展健康产业,满足人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等。

(二)结构性原则

“健康中国”是在党的领导下,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全民参与的伟大而繁复的社会系统工程。“健康中国”包括五个战略重点,分别是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各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合理安排五个战略重点,促进系统的优化。如各个战略的实施离不开财政的支持,这时财政部门要加强预算,合理分配资金在各个战略计划中所占比重。

(三)层次性原则

系统论的层次性是指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依次隶属的等级关系。而“健康中国”的具体实施,需要从中央到省、自治区,市县(区)到乡镇,社区到家庭一步步落实,保障到位。以健康环境建设为例,国家在最高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政策,然后各级单位负责具体落实,最后要能够延伸到社区、家庭乃至个人,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共建共享。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要求“健康中国”建设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必须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不可封闭保守,也不可盲目超越。如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在健康领域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障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就要把握这对矛盾,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为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注入更多的活力。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国际上的变化,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因此在健康服务领域,如何更好保障老年群体的需求也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重点,我国学者提出的“医养结合”模式,如在家庭设立家庭病床可以满足居家老人医和养的需求。

二、系统论视角下“健康中国”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健康生活理念尚未普及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追求目标。在健康水平方面,城乡发展不平衡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贫困乡村地区表现明显,健康生活理念尚未普及,人们常常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同时,就目前健康扶贫方面采取的措施来看,往往更加注重事后援助,在人们发生疾病后,采取降低就医费用、提高报销比例等方式方法。这样做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地区人们之前“看不起病”的现象,但与事前预防相比,事后援助是一种消极的做法,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增强人们自我抵御风险的能力。贫困地区人们缺乏健康的生活理念,这样就容易滋生小病,小病变大病,因病致贫,最后在政策帮助下得以脱贫,但由于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树立健康观,所以很有可能陷入一轮又一轮的贫困,如此循环往复,得不偿失。

(二)医疗保障体系有待补充

目前,我国虽已建立起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稳定在97%左右,但从大保障的角度来讲,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我国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者的保险待遇差别巨大,不利于弘扬社会公平。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较低,一般以市级统筹为单位进行基金管理,这样不同地区基金结余存在差别,有的为正,有的为负,没有建立统一的大保险基金池,无法进行基金调剂,不利于发挥保险分散风险的作用。此外,我国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发展不足,尚未覆盖全体员工,同时从医疗救助来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有待完善,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财政的补助,要借助市场的力量,发挥商业健康险在重大疾病方面的保障优势。

(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和地区发展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一般来说,城市的卫生及医疗条件优于乡村,省级医院优于市县级医院,大部分优质的卫生资源主要集中于三甲医院,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造成了小医院遭受冷落,大医院门前络绎不绝的就医现象。因此,在新医改分级诊疗制度下,我们应注意合理分配医疗卫生资源,将好的医疗卫生资源逐步下沉,注意可及性,使得人们不再“看病难”。同时,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忽略了中医药对我国医疗卫生的重要作用,这是我们的一大损失。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讲究治本,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讲,它更加注重人体器官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循因而治,达到去根的目的。因此,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我们应注重对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

(四)健康产业开发不足

据了解我国的健康产业主要集中于“医院医疗服务及医疗产品”,对其他诸如健康管理、健康旅游、健康养老方面的涉及还较少。我国老年人口众多,对健康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这对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医养结合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型养老模式,这也为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将医养结合或许会是健康养老下一步的创新点。在健康管理方面,我国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我国健康管理打开了新的窗口和大门,依靠这些技术手段即可以实现对人们身体健康数据的实时动态监测,然后进行数据分析,进而为慢病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五)健康环境有待优化

众所周知,环境是影响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的环境包括两方面,一个是指自然环境,另一个是指社会环境。我国北方冬天“雾霾”天气较严重,不利于人们的健康出行,常常将口鼻暴露在这样的天气中,会呼吸不畅通,增加罹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的非严格处理,使得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遭到破坏,空气质量下降,水源污染,土壤破坏,没有干净的水源和健康食品保证,人们无法在一片土地上健康发展。就社会环境而言,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还需增强,如一些公共安全事件方面,通过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发生,营造一个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三、系统论视角下多元主体力量共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这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主题,其中前者为实现的路径,后者为目标。共建共享体现了公平的发展理念,强调了唯有共同建设才能一同享有发展的成果,而实现全民健康的宏伟目标需要来自个人、家庭、社区、企业、政府部门等多元主体力量的参与。

(一)个人应树立健康观念,强化责任意识个人是组成人类社会系统的最小单位,因此“健康中国”应从个体入手,从小到大,由点及面来逐步展开实施。换言之我们每个人都应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注意个人卫生,少熬夜多锻炼,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同时,个人也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每个人都应加强自我责任意识,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如果个人都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不在意,就会缺乏坚实的个体健康基础,更无从谈起“健康中国”了。

(二)家庭应增强内部成员间的健康互助能力

不同个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家庭系统,在此层面上,我们应把家庭视为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其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首先,家庭成员的健康互助表现在代际关系上,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帮助我们健康成长,父母年老时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进而帮助他们实现健康养老。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儿,当所有人都健健康康、无病无痛时,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其次,家庭成员的健康互助表现在心理与精神慰藉方面,这是家庭之外的人所无法替代的。

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竞争十分激烈,人们常常处于各种压力之中,而这些压力中似乎心理压力占到了大部分,近年来网络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报道“XX患抑郁症而跳楼”,这让我们反思,缓解和释放压力的最好方式是什么?我们可以在家庭这里找到答案。当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沟通无障碍,一方遇到困难愿意与另一方倾诉时,人们的心理压力也就会减少。最后,家庭成员的健康互助还表现在监督管理方面,家庭成员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希望他们的小家健康、幸福、美满。他们会为了这个家庭目标而彼此努力,互相督促,进行自我和家庭的健康管理。从以上三方面来增强家庭内部的健康互助能力,无疑会助力健康中国的发展。

(三)社区应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治理能力

实现全民健康,社区应努力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治理能力,一方面,在全民健康、全民运动的大背景下,社区应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社区生活环境,如要定期检查维护社区内的健身器材,加强注意食品安全问题的宣传工作,倡导居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此外有条件的社区也可举办诸如“健康养身大讲堂”之类的活动,从而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另一方面,社区担负“健康守门人”的职责,要做好居民的健康管理,保证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有效实施。此外,社区也要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口碑,使得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医诊治。

(四)企业应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提高福利水平

员工为企业创造效益,作为对员工的回报,除了一般的工资性报酬,企业还应为员工提供一定的福利。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发展状况,为员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增强员工间互助共济,也弥补了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足。此外,企业可以在员工福利中提供健康体检等项目,有利于员工及时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做好调整,积极地投入到下一步的工作中去。企业还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办公环境,如在办公休闲场所提供一些小零食、健身器材,使得员工身心得到放松。

(五)政府各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合力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国家已建立了“健康中国”的总体战略规划,下一步各部门需要分解实施,在此过程中,各部门也应做好顶层设计,如环保部门应做好环保卫生计划部署,体育总局应做好运动健康训练计划,医保部门应做好医疗保障计划等。同时,在此过程中,各部门千万不可互相扯皮,推诿责任,各部门应主动加强与兄弟部门的联系,相互配合,互联互通,使得所有政策形成合力,从而共同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四、结语

“健康中国”建设是一项“以人民为中心”的系统性工程,它的实现需要我们全民参与,共同努力,合力推进。本文主要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健康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及开放性的特点,然后论述我国现阶段“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最后从个人、家庭、社区、企业、政府部门多元主体力量参与的角度,为优化实现“健康中国”的路径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健康中国”需要你、我、他的努力奋斗,共建共享,携手前进,实现全民健康。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