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而修炼?什么是修炼?如何修炼?

2/3/2022 9:27:33 AM 共享者:吞一 举报


一、为何而修炼?

相信很多人,多少都会对此问题进行过一段时间的思索,我们为何而修炼呢?

是一时冲动?是一时好奇?

还是为生死?为名利?

为贪欲?为养身?为治病救人?

还是为摆脱自身烦恼?或是想逃避现实?

我们还都是凡人,这些想法都很正常。但若想“真正的走上修炼这条路”,就得放下这些凡人的执着。

很多人认为,修炼就是要一辈子去深山老林里,躲开这凡尘纷扰,凡尘欲望和执着,入山隐修才算修炼。实际上,修炼不一定非要脱离了尘世,躲入深山。身在红尘中,心上功夫做到位,“看透不看破,放下不放弃”,所谓居尘而不染尘,如此“修炼”方为上品。

看淡了才能看透,看透了才能不争,不争才能到无为。道家所说的看透红尘,并非是提倡大家消极懈怠,其实是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态。道德经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无为而无所不为”,“功遂身退,天之道。”说的就是修炼者的“平和平淡”的心态。

二、什么是修炼?

修心为本,炼气为上。

修,是修心,修德。练,是练功。不管是法术也好、武术也好、丹道也罢,都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自己花时间去练的。光修不练或者光练不修,都不行,修和炼是必须要结合在一起的。

练功容易,修心难!很多人都知道修一个法或者修一术都只能解决一个问题,其实修道,也只能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生的终极归宿问题。修炼其实就是圆满自己的人生。

修炼,首先要把人做好,人道即天道,做人就是在修炼。人都不会做,修炼则无从谈起了。上清派祖庭,江苏句容茅山的大门处有一幅石刻对联:“在家不孝敬父母,何必上山朝师尊。”

其实就是说的做人最根本的一个“孝”字,“孝”就是做人最大的德,与修炼本身就有直接的关系。此联延伸出的意思,就是告诉世人先要把“人”做好了,修炼才会有望,否则还是空的。人道不尽,天道不立,万事万物都是一个道理。

三、如何修炼?

前提就是诚、信二字,诚心和信心是一切法修行的基础,也是去除我执的根本,没有这些到不了彼岸,心力全由此而生,甚至可以顿悟成就,如同黑暗中之光明。

心外无法,全靠放下。曾经和一位道友讲了这些,他认为要做到这些也不是件难事,确实,看上去不难,又不是要具体做什么,但是其实很难,为什么?因为要一辈子都坚持,要落实在每个行动上。这一辈子坚持的背后就是坚定不动摇的“诚心和信心”。

四、怎么样才能长期坚持?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是自始至终都觉得修炼是非常枯燥无味的话,那就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心想修了,以及修炼的目的,为什么要修炼?这些问题都是要自己在修炼途中,一辈子去参详、去修正、去体悟的。

一法一诀能透天,天外神仙意志坚。意志坚定的,诚心信心十足的人,一路走来就会发现:修炼如同开山,每天坚持下来,山,总有一天会被钻穿,到时候就会豁然开朗,到时候就会觉得,原来自己所有的努力和所有吃的苦,都是很值得了!

再一个就是不能把修炼和生活割裂开来。修炼本源自生活,所以修炼也要融入到生活中去,酒色财气皆是道,何必框框牢自身。譬如,有些修真的人将女色视之如虎,认为女色是对其修为最大的妨害,其实不然,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有阴就有阳,有坏处就有好处。《道德经》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其实就是开示要辩证的对待凡尘种种。

其实这些原理都是“阴阳”关系的体现。只要能把持住“心”,又有何所畏惧呢?岂不闻“恩生于害,害生于恩。”阴与阳,恩与害,好与坏,祸与福,只在你一念之间,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就看你起的是什么心,动的是什么念了。

当然如果落实到具体“持法修炼”的话,对于这阴阳关系的把握和转化,必须要经过师父的指点,并且有一定的功夫,火候把握得当,得法,才可以,自己一知半解的就去乱修胡练,那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五、修的是什么,练的是什么

修炼的实质其实点破了,就是修心修德,练功修法。

心性,德行对于一个修炼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德行不高,功夫自然也就上不去,这也是《道德经》为什么要花一半的篇幅去阐述“德”的原因,道家的德与世俗的德,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

世俗中所理解的“德”只是道家所说的“德”中的一部分,世俗所说之“德”一般只是与“善恶”有关,其实世俗所言的“善恶”在道的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都是道的显化。修德不仅仅就是做善事,练功也是修德,弘法也是修德.....等等,形式多种多样。

修法术、修丹道、修密宗.....等等诸多法门,最后还是归结于“心”,心外无法。“心”上解脱了,那才是真的超脱了,否则任你法力通天武功盖世,也是寿同天地一愚夫。

另外有的道友在修法上有一些误区,就是认为修行是可以靠师父加持出来的。其实,修行还是自己的,不是别人能加持出来的,师父是种下了一颗道种,最后能不能发芽开花结果,还在于自己的勤奋修炼。

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师父是做个钥匙出来,我们若是想要去开启“道”这扇大门,还是需要自己拿了钥匙,一步一步的走过去自己开,在练功过程中,在生活中多多用心体悟。慢慢实修,慢慢开悟。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