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由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撰写的一本书,旨在分享其个人的成功经验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稻盛和夫在这本书里说:
“当自己秉持一颗患得患失、自私自利之心时,人生就充满了挫折;当被外界环境所迫,不得不改变利己心态时,人生就出现了一抹亮色;当从中获得感悟,开始主动驾驭自己的心灵,在利他的方向上努力思考和行动时,人生就进入了正向循环.......人生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全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灵吸引过来、塑造出来的。”
一辈子最重要的事就是修心!简单之心,易达目标;感恩之心,吸引好运;谦虚之心,免于树敌;利他之心,收获幸福!
1
简单之心,易达目标。
英国思想家詹姆斯·埃伦在《原因与结果法则》一书中说:
“有一种倾向,不管是眼前的目标,还是人生的目的,心思简单的人远比心思杂乱的人更容易达成。心思杂乱的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涉足的领域,心思简单的人随意踏入就轻易获胜。”
真正获得成功的人,智力优势并不明显,也说不上多能干,但动机往往非常纯粹和简单。
在经典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木讷自卑的农村兵许三多因为正步踢不好,被分配到荒凉的草原上看作训场。他没有选择和班里其他兵一样混日子,而是每天苦练正步、坚持越野跑,等他半年后转到钢七连的时候,他的军姿和正步令对人苛刻的连长也大吃一惊。
为了解决晕坦克的问题,班长让他练腹部绕杠。起初他连单杠都爬不上去,但当他认定自己别无选择时,便不顾战友们的嘲笑,起早贪黑地苦练,最后竟以333个的成绩打破了全连的最高记录。
简单的心,会让一个人更容易聚焦到一个固定的目标上,不计得失, 不在乎辛苦,所以成功的概率很高,这种成功还容易持续。
稻盛和夫在《心》中说:
“净化心灵的最好方法是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地投身于眼前应做的工作。因为全神贯注,所以怨恨他人、憎恶他人的杂念就不会浮现。”
一个人若能抱持最简单纯净的心,不管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只要能够做得下去,就会一心一意地把这个工作做到极致,这就是最好的心灵修行。
2
感恩之心,吸引好运。
没有人能够在社会上独立生活。没有家人、工作伙伴和朋友,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稻盛和夫说,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支撑和帮助我们,让我们得以生存,我们只要活着,就必须感恩。
一个人如果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持感恩的态度,那他就拥有了一种非常宝贵的品性,这种品性并不常见。
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把成功看成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把失败归因于他人和外部环境,这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自我服务偏差。
自我服务偏差,让人们更容易埋怨他人,而非感恩。即便心中感恩,也往往不会表达出来。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忘记感谢乃是人的天性。”
正因如此,拥有感恩之心,并能和施恩的人真诚地说声谢谢的人,其实是非常稀缺的。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他对300个被试人群的运气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量化比较,他发现比起智商、创新性、行动力和学习倾向性,感恩心的强弱对运气影响最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拥有感恩之心的人,很容易得到贵人相助,因而顺风顺水,一路绿灯,运气极佳。
稻盛和夫在《心》中说:
“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自己的内心不予呼唤的东西,绝不会来到我们身边。”
不懂感恩的人,内心并不呼唤他人的帮助,也就没有人愿意帮助他。
反之,拥有感恩之心的人则在潜意识里吸引他人的帮助,因为帮助这样的人也会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
懂得感恩的人,帮他的人会越来越多,他的运气也会因此越来越好。
3
谦虚之心,免于树敌。
稻盛和夫创办了京瓷,让经营上了轨道,有了相当的利润。他一开始认为这些利润凭借的是他自己的才干,于是萌生了为自己加薪的想法。但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这意味着傲慢的滋生。
他这样诫勉自己:自己拥有的才能,绝不是自己的私有物,那不过是偶然被赐予的。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由其他人来承担,也丝毫没有不可思议之处。因此,不能把自己置于他人之上。
稻盛和夫在《心》中说:
“谦虚之心是感恩心之源,是幸福人生的护身符。抱有谦虚之心,说话办事就会很小心,决不会对人蛮横无礼,因此不会树敌,也就远离了灾难,就如同有了人生的护身符一样。”
一个人成就越大,就越应该保持谦虚低调,一方面你所拥有的一切东西,你掌握的一切能力,都是纯粹的随机事件,不应为自己的幸运而变得骄傲。另一方面,你的谦虚也是对不如你境况好的人的一种慈悲,因为谦虚意味着让他们少受一些嫉妒的折磨,从而让世间少一分苦难。
4
利他之心,收获幸福!
稻盛和夫在《心》中说:
“如果动机是善意的、利他的,事情自然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动机是利己的,或者是邪恶的,那么不管多么努力,事情都无法顺利推进。”
稻盛和夫坦言,一开始他创办企业的动机是利己的,只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梦想。
但是,在他创业的第三年,十余名员工突然要求加薪和改善待遇,而这是公司实力所办不到的。
由此,稻盛和夫开始反思,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公司的存在,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抱负,而是为了守护员工的生活,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生。这才是公司的使命,这才是企业经营的意义。
创建公司如此,做人也是一样。
托尔斯泰年轻时,在给抚养他的婶婶的信中,曾写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发现了一条简单、古老、现在我知道而别人尚不知道的真理:我发现,世界上有一种不朽的东西,有一种爱,要永远幸福就必须为他人活着。”
利他之心的核心就是主动爱人并为他人活着,而这也是让自己永远幸福的秘诀。
在经典电视剧《山花烂漫时》中,病魔无情地夺去了张桂梅老师丈夫的生命,她因此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为了摆脱痛苦,她把深切的关爱主动投射到大山中那些早早失学的女孩儿们身上。
她像挖土豆一样把100个初中都没怎么读好的女孩儿从重男轻女的贫困家庭中挖到她的身边。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组建了一个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并在三年之后,让全部100个女孩儿都考上了大学。
利他之心不仅改变了山里这些女孩儿们的命运,也让张桂梅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永远的幸福。
万物皆发于心,内心的状态塑造了我们的世界。愿读到此文的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简单之心、谦虚之心、感恩之心、利他之心,永远保持灵魂的洁净和心灵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