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D和钙片长期服用致癌?高大上的研究,竟包裹着惊悚的健康传言?!

4/17/2019 5:37:40 PM 共享者:吞一 举报


近日网传热文,美国塔夫茨大学的实验室里出台了一份实验报告指出,补充维生素D和钙片的实验者身体非但没有更健康,反而出现了一些潜在的健康危害,甚至于癌症死亡率增至了53%!

什么?维D和钙片长期服用致癌?!真的假的?小编胆小不要吓我,赶快掏出每天吃的钙片,正准备扔,想想还是先给资深药学专家打个电话问问,于是就有了下文——

(果然又一个标题党的惊悚健康传言!)

维生素D和钙片:真的成了披着羊皮的狼?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药师 刘治军

难得的周末赋闲在家,接到报社朋友的一个咨询或者质疑,就是下图的这个微信圈文章。朋友说,维生素D和钙片的命运要重新书写?这个事是个大事呢,事关千千万万正在补钙补维生素的中国百姓呢。

So,迅速阅读了这篇微信文章,好吧,感觉又是标题党。但是,让我很有兴趣的是这篇英文文章,到底做了个什么研究,得到了什么结论呢?

对的,就是下面这篇文章。

费了点周折,找到了英文原文。认真学习了一下,包括试验怎么设计的?得到什么结果?引申出什么结论?最重要的,也是我最喜欢干的:看看试验有什么缺陷。

首先说说这个研究的方法,是队列研究,看似很专业复杂,其实很简单(呵呵,为了让你有耐心看完才这么说的)。比如,咱们把全北京市民,按照抽烟和不抽烟,分成2个队伍,然后观察60年,看看哪个队伍中肺癌发病率最高,这就是一个队列研究。

什么?每天抽1支和每天抽2包的一样?天天被动吸烟的不吸烟者怎么算?

好了同学,你的问题太多了,你先出去吧,我们这是科普,复杂问题简单讲。

这个研究就纳入了美国30899例20岁以上的成人,简单地根据“用没用膳食补充剂”分成了2个队伍,然后平均随访了6.1年,看看这2个队伍中,各种原因的死亡率、癌症、心血管病的发生率,来评估膳食补充剂(如钙剂、维生素A、维生素D,等)对预防癌症、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或风险。

为什么这个研究不评估钙剂、维生素D等膳食补充剂对骨质疏松的获益?那同学,你说啥?你问我,我问谁?知其不可而为之嘛。

研究方法嘛,就是先见面聊一次,然后打电话随访一次。第一次聊天就是问问:最近1个月有没有服用膳食添加剂?都是什么品牌?平时吃的饭是什么?然后通过复杂的计算,来评估受试者每天摄入的各种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等等。

那同学,你在嘀咕什么?昨晚你涮火锅了?那你这6.1年顿顿涮火锅?你上周偷食了朋友的玛咖,喝了小王的新西兰蜂蜜,是不是之后6.1年你都要这么干?坐下吧,别叨叨。

继续说这个研究,研究的结果是:3613人死亡,包括945例死于心血管病,805例死于癌症。我没有仔细研究正常人群死亡率,这6.1年内美国的30899例20岁以上的成人的死亡率是不是正常。欢迎有相应研究朋友补充哈。

研究发现,足量摄入(指达到或者超过估算平均需求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或足量摄入水平Adequate Intake level)维生素A、K、Mg、Zn和Cu与全因死亡率或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有关,但是,这种“好处”仅限于食物来源的这些营养素,而不是膳食补充剂来源的。是不是很高大上?换句话说,吃猪肝来源的维生素A能够降低全因死亡率,但是吃维生素A胶丸补充的维生素A就没有这个作用。

(此处保健品厂商应该产生极度不适感吧。)

老师,辣么鱼肝油算是食物来源?还是保健品?还是膳食补充剂?能不能延年益寿?

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与不用膳食添加剂的那一队相比,每天通过膳食添加剂摄入过量钙(超过可耐受摄入量上限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此处是指每天摄入超过1000mg)与癌症死亡增高相关。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发现,食物来源的钙不增加癌症死亡率,只是膳食添加剂中的钙有危险。这可是最吸引眼球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让天天补钙的小伙伴心惊胆寒的消息。

最后,这个研究的结论:(1)膳食添加剂没有降低全因死亡率的效果,过量摄入某些营养素可能带来有害作用;(2)每日摄入大剂量钙(≥1000 mg/d)增加癌症死亡率,而且发生在补充膳食添加剂组,而不是来源于食物。(3)对于不缺维生素D的人群,每天补充维生素D超过10μg/d可能增加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

再来审视这篇微信科普文章,我比较喜欢他们的观点,:“保健品没有什么卵用”,虽然这会得罪一些保健品厂家。其它的观点,因为来源于这篇老外的文章,所以有很多被质疑的点:

(1)平均随访6.1年的时间里,他们真的那么听话(依从性好)?这些考察对象能够一直吃膳食添加剂?或者另一队的人就能忍住一直不吃保健品?这些随访对象能够坚持天天吃或者天天不吃?单纯评估30天前是否服用膳食添加剂作为分组依据,不一定反映是该人群用药、饮食习惯也不能反映基线评估后的用药、饮食习惯的改变。每天食物种类存在变化,即使膳食添加剂剂量固定,总的营养素的计算也存在偏差。

(2)考察对象吃的膳食添加剂或食物类型都是靠回忆得到的,受试者是认真回忆?还是随便说说?所有受试者记忆力都是足够的好?那同学,你上周二晚上吃的啥?

(3)癌症、心血管病死亡率高的这一组(服用膳食添加剂组),患者平均年龄50.7± 0.3(即最大年龄51岁,最小年龄50.4岁),而未服用膳食添加剂组(死亡率低)组的平均年龄42.8± 0.2(即最大年龄43岁,最小年龄42.6岁)。年龄的差距会不会增加癌症死亡率?

(4)膳食添加剂组女性更多,教育水平更高,家庭经济状况更好,健康的饮食,规律锻炼。一般来说,存在慢性健康疾病的人群,如肿瘤、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会更多地主动摄入膳食添加剂。因此,主动接受膳食添加剂的人群,是不是潜在死亡率更高的人群?

(5)营养素彼此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比单个营养素(如钙)在决定健康结局方面更重要。本研究是基于单个营养素的结果,更应该谨慎解读。

(6)最重要的质疑是:非要拿补钙来评估对癌症死亡率的影响有失公允,为什么不比较“补钙与不补钙对两组人群骨质疏松的影响?”,

了解了上述内容,对这篇高大上的研究,已经微信解读文章就不必担心了。药师在这里建议大家:

(1)正常饮食,不缺营养素,没事别乱补;

(2)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女性,有生理性的骨质疏松风险,补补钙+维生素D还是有很大必要的,这个时候,无论是食补,还是食物添加剂(或保健品),或药品,都是可以的。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药师 刘治军

编辑制作/王建影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