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内容来了《神经酸与脑健康》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可能致病的因素,但大多数不能为人的显在意识所感知,而是大多首先被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所消灭。而免疫系统的功能却受到其中的神经网络功能状态以及意识系统(脑)发送过来的信息状况的影响。脑与免疫系统的通信是通过像分子大小的神经元及其通信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来实现的。以大脑为核心的神经网络通过密布全身又覆盖每个细胞的神经元及其通信分子所载信息的活动,使脑与身形成了一个统一完整的综合体。
科学也越来越多地发现,在人的心脏、脾脏、肾脏和大肠里面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神经细胞,以至于有人怀疑人的大肠是否也参与了人的正常的思维活动;甚至更加确信中国医学关于“心之官则思”和“神阙穴”(即肚脐内两肾中间)之“思”和“神”,乃至“丹田”(大肠神经密集区的中心)之“元气”都可能是不同形态的意识活动。
免疫学家发现,免疫细胞的表面也被那些传递信息的接收元覆盖着,这些接收元用来接收神经末梢释放的通信分子,同时,全身每一个细胞都有这样的接收元,已经发现全身有60多种通信分子。可见,免疫系统和其他系统或组织相对于大脑只有有限的独立性,因为大脑能够直接影响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既可自动反应,又受大脑活动的影响。在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有通信分子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激素和神经传递分子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力,免疫系统的产物可以影响大脑。大脑可以明确地下达指令控制体内激素的产生,人的所有紧张状态都会引起免疫反应,而过度紧张和孤独感会显著地削弱免疫系统的正面反应,这必然对健康状况造成影响。就是说,我们大脑中每一时刻的每一念头都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变化,大脑和免疫系统之间有一个持续的信息流在往来穿梭。但科学家进一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和免疫系统之间的这种信息交流的强度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而有些过分强烈而持久的感情也会慢慢地切断这种联系。
在正常情况下,神经元的连接形式按照一定的规律或模式而建立。神经系统局部性损害后,其对应脑区的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提示神经元具有潜在的修复功能,神经元间的联络可以重建,即神经系统功能具有可塑性。
脑可塑性的物质基础包括以下机制;
(1)神经系统储备功能的动用: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仅需要约1/10神经细胞的功能活动,可见神经系统功能具有极大的潜力;
(2)皮层联络纤维的突触可塑性是皮层图重建的基础,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神经元轴突和树突上突起数量的变化;
(4)经营养用释和突触蛋合成均可促进受体表达和激活过程中突触模式的改变;
(5)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在突触可塑性中起活跃的作用。如饲养在复杂环境中的大鼠,其皮质中星形细胞迅速变化,与突触间联系增加,提示星形细胞可塑性与经验诱导的突触可塑性间关系密切。已经证明,可塑性变化不仅在皮质存在,在皮质下结构包括丘脑和脑干同样存在。有证据表明,脑内各区域间突触可塑性机制不同。二、老年疾病与神经中枢系统老化紧密相关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大脑调节与支配的,脑健康从某种意义上比躯体健康更重要。因为大脑是调节各个系统、各个器官的“最高司令部”。大脑受了损伤,不能及时修复而工作失调,必将造成各个系统的功能失调而患各类疾病。
中医的“神”即是现代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内经》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得神则康,失神则亡”。古代曾说:“若要人不老,还精和补脑”是很有道理的。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脑为髓之海”。《周易》所曰:“乾为首”、“乾为君”。群龙不能无首,因此,抗衰老的重心应放在脑。
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如某些脑中风、老年痴呆就直接由脑衰老引起;另一方面,心脑血管类疾病患者最易产生脑衰老并发症,而脑衰老则使心脑血管类疾病进一步恶化。如此恶性循环,瓦解着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
三、大脑健康人长寿
据文献记载脑部发育与寿命相关。即脑部发育与寿命成正比,哺乳动物中人的脑最发达,寿命也最长,说明脑与寿命确实相关。北京周口店猿人的平均年龄是14岁,而现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 岁。
对于“用脑与寿命”的研究,国外曾有人统计了400位名人的寿命,活得最长的是科学家、发明家,平均寿命79岁。比如,唐代书法家柳公权(778~865年),享寿87高龄;宋代诗人陆游(1125~1210年)留传至今的诗词就有9000 多首,也获 85 岁的高寿;冰心、巴金等作家,都以高寿著称。我国古代科学家孙思邈享年101岁;当代著名画家齐白石享年93岁;中国科学院前院长郭沫若享年86岁;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享年82岁;界大科学家牛顿享年85岁。
为了取得用脑和健康的数据,美国科学家做过一项试验,将73位老年人(平均年龄81岁)成三组,天生勤于思考组,思维迟钝组,受人监督组。试验的结果是勤于思考组的血压、记忆和寿命都达到最佳指标。人们多思索,能给大脑以刺激,使头脑经常保持良好的血液流通状态,有助于延缓衰老过程。相反,懒于思索,整日无所事事,对大脑是最有害的。自然用脑也要合理科学,过度用脑也不利于健康。用脑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和下午为好。因为脑的工作效率,每天上午达到顶峰,中午一度下降,下午再稍上升,午夜时降至最低点。掌握脑运动规律,正确用脑对促进健康长寿有着重要的意义。
聪明可以使人长寿。研究者对那些小时候接受智商测试时被认为是天才儿童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幼时智商测试得分越高,他们的寿命就越长。聪明人寿命长是因为患病的几率低,哈佛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人员对633 名年龄在30~39岁之间成人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他们在7岁时都接受了全面的IQ(智商)测试。研究发现:7岁较者成时患严重疾病的风险较低,并且智能得分每增加15点,期患病的可能性就减少1/3。而那些IQ得分较低者则更容易在成年时患病。美国《发现》杂志报道。最近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进行的研究显示,证明积极思维能帮助大脑产生称为神经肽的更高级化学物质,能使巨噬细胞的抗病细胞增强,从而增加免疫力和抗病力,这也是为什么表现积极的人更易康复的原因。
著名畅销书《大脑革命》中说:预防文明病、慢性病以及不少不治之症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大脑进行有效调整,而不是等疾病发生了才进行治疗。
大脑决定健康是人类对健康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不管你现在有什么疾病,不管你有什么健康问题,只有牵住“保健大脑”这个牛鼻子,才能真正实现愈病健身的目标,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