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西医,不同的时空维度!

6/4/2020 7:05:02 AM 共享者:吞一 举报


天下医学,可以分为“中庸医学”与“对抗医学”两大类。

中庸的定义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就是“执两用中”,其思想为《内经》所吸收,在构建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则、养生等基础理论时都是中庸思想的具体体现。“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中医——中庸医学的智慧

如果把中医的“中”理解为中庸,英文是Moderation,那中医的英文就应当是Moderation Medicine。如果当初就把中医翻译成这么一个高大上的名字,且不说省下多少嘴皮子,多少纸张,单说名称之争,哪里还有“东方医学”,“韩医”,“替代医学”这些杂种名称的余容身之地?!

有时候被人误解,劝告我不要反对西医。我不反对西医,西医走西医的路,做西医的事,我为什么要反西医?同样,我也不反对科学,也不反对宗教,前提是科学不做宗教的事,宗教不做政治的事。我反对的是,说一套做一套,带着中医帽子的西医,反对中医不走自己的路,去走西医的路,被人看成是偷西医蛋糕的小偷。

不排斥学中医的学点解剖学,实验室诊断知识,但是,如果没有了这些西医知识,就不会看病的中医,就不是中医,而是带着中医帽子的二流西医。如果中医离开西医就不会看病,那中医也没有存在的必要。问题的关键在于,真中医效果更好,思路更清楚,为什么要搞假中医?

中医要保持自身的独特性

中医就是中医,不是其它什么任何学科,中医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中医可以融合现代科技,但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如同物理学用数学,物理学仍然是物理学一样。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就是所有技术,一定要在中医的思维指导下应用。比如张锡纯的阿司匹林石膏汤,就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这里用阿斯匹林,有寒解汤作用,并可以代凉解汤。如果这样用阿斯匹林,阿斯匹林还是西药么?

反过来,如果我们说麻黄升血压,金银花有广谱抗菌作用,那还能说麻黄、金银花是中药么?

可见,一个药物本身是没有中医或者西医之分的,如果用中医的理论指导应用,它就是中药,如果用西医理论指导应用,它就是西药。

中西医的区别是什么?

要厘清中西医关系,还需厘清中西医的区别:

1.医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先贤首创;西医起源于古埃及及古希腊;

2.中医的基础理论基于哲学;西医的基础理论是基于自然科学;

3.中医诊断方法是望、闻、问、切;西医的诊断方法是视、触、叩、听,而西医的各种检查手段,只是“视”的某种延伸;

4.中医的治疗手段是针灸、手法和中药;西医治疗靠的是西药和手术。

5.中医是对人的总体关照;西医是对人的局部修补或阉割。所以说 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除了相同的对象(患者)和目的(疾病治疗)以外,其他并无干系。

要厘清中西医关系,还需阐明其各自产生的背景。

世界大体可以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部分,西医体现着物质文明的普遍原则。中医的着眼点不是物质,而是物质与精神的相互关系上。

如果说西医是“物质医学”的话,那么中医就是沟通物质肉体与人类精神协调平衡的“中介医学”。也可以说:只有了解了物质结构的人,才可以发明西医学;只有对物质和精神结构都了解的人,才可以发明中医学,而中国的古代先贤正是这样一批大智大德之人。

每一根气海神针特制粗艾条,都要经过人工精心筛灰、去杂质工序。坚持灸气海补养阳气,适合肾虚阳虚,痰湿体质,湿气重,常人坚持艾灸气海、关元穴也可以强身健体保长寿!


中医有效秘密在于强大天文学背景

人的生命有不同层次,从不同层次去考察研究人,就产生了不同的学科。

1. 西医:从物质层面研究人体;

2. 经典中医:从能量(气为主,形为辅)层面研究人体;

3.现代伪中医:即伪中医是以形为主,以气为幌子,来构建人体模型;

4. 宗教:从精神灵魂层次研究人体。

中医为什么有效,受西医的影响,现代人一般很容易从微观去考虑,比如神经,血管,肌肉,内分泌等等。而实际上,忽略了中医的有效性的真实原因,是来自于强大的天文学背景。

天文学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学问,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件事物与时间空间无关,古人就是创造性地把天文学规律用于人体,才产生了中医。当今中医界,继续用微观的,局部的方法研究中医的,是现代中医;而回归用天文学这样宏观的方法来研究中医的,是经典中医。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最高境界

你可能会说西医不同病用不同的药,也是辨证论治?其实那只能算是“辨病”论治。你比如:某种炎症,西医会看到炎症本身,而中医则要区分是虚证还是实证?是阴虚还是阳虚?是心火胃火还是肝火......?等等等等,辩证辩证,就是要辩到“证”的层次,唯此用起药来才心中有数,精确制导、有的放矢。

西医的辨“病”论治,是微观(借助现在科技仪器)的诊断,宏观的用药,往往或过或不及,而当前,临床过度治疗已成普遍现象,药源性伤害,已成为西医无法摆脱的魔咒!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