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藏有天然“长生不老药”

7/13/2025 11:23:21 AM 举报


人本无病,凡病皆为相,其本质是人衰老,气下降或衰败所致。

衰老是生物属性,是自然规律,问题人是提早衰老的,活不到自然寿命(120-150岁),而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动物一般都能活到自然寿命,就是让人圈养的动物也可以活到自然寿命,甚至还超过自然寿命,这是为什么?

历经45年的探究,我们发现很大程度上是人在进化以后,特别是两足直立行走以后所造成的,肺活量及身体天然运动量大为减少,动力减弱,气血由横向供给变为纵向供给,由容易变为困难,供给面积由大变小;特别重要的一点是由胸腹式呼吸改为仅用上呼吸道呼吸,五叶肺的呼吸改为二叶肺的呼吸,人类丢掉了五分之三的吸气(氧)量,少了五分之三的吸气(氧)量后,其质也大为下降,大为削弱,肺及整体早衰,气早衰加剧;呼吸量的锐减,迫使厚厚的体毛渐渐退去,需要依靠毛孔的辅助呼吸来弥补呼吸量的不足;人还是唯一嘴唇外翻的生物,很大程度上为了便于呼吸,最大程度的增加呼吸量和呼吸顺滑度;直立以后,身体重量压迫颈椎、腰椎以及下肢等,连子宫都承受不了胎儿的重量,出生的都是早产儿;脑容量的增大,智力提高,用脑量剧增,大脑、四肢等远端气血供应不足、困难,心脏负担加重,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压力增大,损伤严重等等,这都是进化带来的弊端,人抛弃了天然的优势,违自然,肺衰败,气下降,人的健康必定受到影响,从而加速了各种病症的出现。

人依靠什么活着呢?两样东西,食物和气体交换,食物供养用来造血,而造血能力不仅仅依靠食物的供养就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要通过肺进行气体(氧气)交换,最终才能造出血液,同时气体(氧气)又推动血液循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30-40万亿细胞,因此每个细胞的存活都有赖于营养(食物)和能量(气体),两者缺一不可,如此循环往复,人才得以存活。

一旦食物的质量不高,营养物质不够,气体(氧气)这一能量的交换,推动不足,就造不出旺血,血液循环也会不畅或受阻,细胞就会不健康,人也就不健康,身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是出现所谓的各种病症,它完全是表面上的一个相,其本质是气在不断的下降和衰败。我们每天需要食物的获取,而下肚的又是数不尽的科技狠活,进化的弊端使人的气体交换不充足,不充分,不完全,不彻底,气的衰败导致细胞得不到充分的滋养,加上毒素的侵害,受损的细胞得不到及时修复,影响到端粒,端粒受损,人就活不到自然寿命——120-150岁,人提早衰老死亡。食物供养和气体交换出现问题就难以避免。

我们知道人由细胞构成,细胞是一个不断形成、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当老旧细胞的死亡速度快于新生细胞的生长速度时,人开始衰老,人就不健康,就会病;人在过了生长成长发育期以后,大致女人25岁左右,男人30岁左右,细胞开始衰老,人开始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衰老速度加快。衰老特别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肺活量下降。

《皇帝内经》认为:人既然是天地之气生,那么气必然决定人的生、死、衰、旺,人衰老之因就是“气衰”。《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说:“壮者之气血盛”,“老者之气血衰”。 

《黄帝内经》关于气决人一生,人衰老之因就是“气衰”,这一理论,其实已被当代科学家所认知。   

美国专家们经30多年的研究探索得出的结论认为:人衰老病死之因是由于气的不断下降所致。此“气降”与“气衰”的说法不同,基本上相关连,有相关性,大致上一致。他们还探知了人气下降的速度,从而可知某个老人还能活多久。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一些科学家经过长达30年的研究,并对5200多人做了两年一次的体格检查,得到的资料显示,肺活量对远期和近期死亡率都能作出预告,即能测出一个老人还能有多少年的寿命。”

从生理上分析,人们做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称“肺活量”,成年人的肺活量平均值,男性为3500一4000毫升,女性为2500一3500毫升,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可达5000毫升以上,肺活量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特别明显。

有资料显示人活到80岁,经医学解剖发现,人一生只用到两叶肺,另外三叶闲置从未启用,肺只用了40%(《气功科学新探》48张云麟著)。这也就说明人的肺远没有用足,其巨大潜力没有得到开发。

早在18世纪为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多次实验所证实,他同时发现了空气中决人生死衰旺的核心:“人之所以能生存,首先靠吸取空气中的氧”。气每十年以9-27%的速度下降,人极速衰老,各种病症接踵而来,比较典型的症状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硬化、尿毒症、癌症等等,所谓的治疗都无法把病去掉,因为病是衰老而来,是气衰所致,病只是一种相而已。治未病,延缓、逆转、避免人的提早衰老,才有可能少得病、晚得病、得小病、不得病,达到无疾而终的理想状态。

目前比较公认的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基本因素是,生活方式(60%)、环境(15%)、生物遗传(15%)、医疗卫生服务(10%)。明白了这一点,试问相能治吗?能治好吗?我们最多对相有所缓解,指标有所正常,本质问题无法得到彻底解决!医院都是救命,不是治病,因而出现了病人越治越多的现象。

试想一下,血管硬了、脆了、堵了,扎上针,艾上灸,服上药,加上营养素,甚至放入支架,搭上桥能完全管用吗?结论显而易见。

从《易经》这一变化学问中的论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可以得到启发,摄入的食物每时每刻都在起着变化,一旦营养不能消化吸收,滋养不了细胞,毒素堆积,无法及时排除,到了穷极,细胞受损,甚至细胞为了保全自己,以强行变异来求得生存,变成极致状态是无氧生存,癌细胞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清毒排毒,修复受损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气体交换,甚至连小便、大便、出汗等等都需要气体的交换才能完成;除了癌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气体交换外,人的一切行为都离不开气体交换。癌细胞具有厌氧性,气到了穷极的时候能阻止癌细胞的形成、分化等,也可促使癌细胞的死亡,这为我们抗癌提供了一种路径。这种时时刻刻的变化,其实一直在发生,只不过是谁战胜谁的问题。

人们寻求长生不老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某种意义上来讲,方向是正确的,只不过世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长生不老,只有延缓、逆转,有可能地去避免人的提早衰老,让人的生命无限地去接近自然寿命。其实人体内天然就藏着“长生不老药”。

我们历经45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找到了延缓、逆转、避免人提早衰老的“长生不老药”——“抗衰又绿呼吸功”,开发出人生命的潜力,启用藏在人体内的“长生不老药”,乐享健康。

从有关人类起源、生命科学、现代医学、营养学说、健康养生、运动科学、黄帝内经、道家气功等等一系列的学说中我们思考,人的衰老既然很大程度上是气的下降和衰败,那么我们让气不下降,下降得慢一些,甚至基本不下降,是不是人衰老的速度就会放缓?加之生活方式的改变,尽量去克服不好的环境因素,将相应生物遗传风险降之最低,充分利用好医疗卫生服务,这样人的健康不就比较有保障了吗?

“抗衰又绿呼吸功”将普通的自然呼吸改为深层呼吸,将上呼吸道的呼吸改为胸腹式呼吸,将两叶肺的呼吸改为五叶肺的呼吸(开发出人体闲置的另外三叶肺),克服了人由于进化以后所带来的弊端,因此呼吸量成倍增加,肺活量大大提高,尽量将气的下降速度放缓,衰老的速度随之缓慢,气更盛,血更旺,长此以往,延缓、逆转、避免提早衰老,细胞相对健康,人体必然健康,让人无限地接近自然寿命。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