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敦煌藏经洞中发掘的陶弘景著作《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弘景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四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 这段话和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圣元之才,撰用《神农本草经》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两者相互印证,都指明了《伤寒论》的依据是伊尹的《汤液经法》。想必对《伤寒论》感兴趣的人,肯定很想了解《汤液经法》,不过该书已经失传,但有幸的是,在《辅行诀》中,我们能看到汤液经法图:
《辅行诀》中对此图的描述: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可见该图的重要性。
在认识这张图之前,我的五味观只有从教科书上学的酸入肝,辛入肺,咸入肾,苦入心,甘入脾。当然教科书肯定是有出处的。《素问·宣明五气》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我还记得考试前总结出来的口诀: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酸苦甘辛咸。这个五味观似乎已经根深蒂固了,但是实际上用起来总是有各种问题解释不通。比如春天明明肝木生发,为什么要少吃酸,适量增加甘味,辛味?不是酸入肝吗?所以我有时怀疑古人是不是弄错了,抑或是我们在发掘《内经》的时候,年代久远而文字脱落,后世校对出问题了?直到学了这张图,我明白了。
这个图最大的特点是每一行都有三个味,体味,用味,化味。抛开化味,我们先谈谈体味和用味。体用是一对阴阳,万物体阴而用阳,体是指“本体”属阴,为泻,用是指“功能”,属阳,为补。体是用的基础,用是体的体现。总结下来就是:体-阴-泻;用-阳-补。想深入了解古人的体用观,建议百度下。
所以,肝木的体味是酸,酸味泻肝;用味是辛,辛味补肝,所以当春天来临,恰好是肝木生发之时,身体平衡的人,适当吃点辛味补肝助生发,减少酸味防止泻肝,这就合乎了自然规律。当然肝火比较旺的人就不要多吃辛味了,木克土,此时要吃点甜味,因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所以在春天肝火旺导致脾胃虚弱的人要戒辛辣,可以适当吃点甜的。所以这张图,终于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春天该吃什么味的问题。
另外,为什么说生长发育期的小孩要少吃甜食,因为肾的体味是甘,甜味吃多了泻肾。肾又是主骨的,所以甜食吃多了不仅蛀牙,还可能影响身高。当然甘是土的用味,所以吃甜食还是补脾的,可以长肉。
还有,《金匮要略》里的泻心汤配方:大黄,黄连,黄芩。都是苦的,因为心的体味是苦,苦是泻心的。同时苦味也是肾的用味,是补肾的。记得大学的时候无法理解“苦能坚阴”,现在明白了,苦虽泻心,但苦也补肾,心为火,肾为水,所以说苦能坚阴。
另外,这个图的五个角都对应着两味合用的功效。熟悉半夏泻心汤的都知道“辛苦除痞”,现在终于知道出处了。甘咸除燥让我想到了当我们身体脱水时,不仅要补充生理盐水,还要补充葡萄糖。甘酸除(逆)此处加括号是因为《辅行诀》原卷模糊不清,后世添加,也有的说甘酸除(痉),因为有个芍药甘草汤,常用于痉挛,腿脚不利。你们觉得呢?
总之,自从认识了这张图,从此我就摒弃了旧的五味观建立了新的五味观,也有了新的口诀: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辛咸甘酸苦。
经方本是药食同源,据说伊尹当年是御厨出身,有着高超的烹饪技术,后来做了商朝的丞相,提倡用五味调和观念来治理国家,被老子称为“治大国如烹小鲜”。我们普通人也许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但是利用好五味调和管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未尝不可。所以想提高医术或者厨艺的,建议多看看这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