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医理--人之阴阳

4/20/2024 8:09:41 PM 共享者:吞一 举报


治病必求于本,本乎阴阳。

阴阳是《黄帝内经》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如果不把阴阳弄清楚,研读经文中的医理就始终如雾里看花。天地阴阳以象推,人之阴阳以数计,以数计就会有具体的指向,因此本文通过归类总结,将经文中医理部分阴阳的主要涵义进行了具体划分,总结如下:

一、内外阴阳--皮肉筋骨为阳,五臓六腑为阴

二、臓腑阴阳--臓为阴,腑为阳

三、臓之阴阳--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

四、营卫阴阳--营为阴,卫为阳

五、经脉阴阳--手足三阴、三阳经脉

六、脉之阴阳--寸口为阴,人迎为阳

           --去者为阴,至者为阳

           --静者为阴,动者为阳

           --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七、气味阴阳--气为阳,味为阴

由于阴阳的应用随处可见,非常灵活多变,所以并不会仅限于本文所列出的分类,因此在学习医理的时候,还是应该努力探求阴阳的根本,以避免生搬硬套。

正文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人由天地阴阳之气所生,人从出生的一刻开始,生命就由阴阳之气来维系,经历了一生的生长壮老巳,最终阴阳离绝,复归于天地。由于阴阳是生命存在的根本,所以治病也要从根本上医治。

一、内外阴阳--五臓六腑为阴,皮肉筋骨为阳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

气在人身之中运转,以有形之身来分,气运转于外为阳,运转于内为阴。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臓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

外为阳,内为阴,阳中还有阴阳,阴中也还有阴阳,只有全面了解阴阳之所在,针刺时才会找到正确的方法。懂得病始于阴还是始于阳,针刺时才会符合理法。谨慎地思考病之所起,并且与一岁之内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化相应,在内要合于五臓六腑,在外要合于皮肤筋骨才可以。

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臓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俞;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

在内还可细分阴阳,在外也可再细分阴阳。在内五臓为阴六腑为阳,在外筋骨为阴皮肤为阳。所以病在五臓的,可以刺阴经的荥穴与俞穴;病在皮肤的,可以刺阳经的合穴;病在筋骨的,可以刺阴经的经穴;病在六腑的,可以刺络脉。

故曰,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阴阳俱病名曰风痹。

所以从病的部位来区分,病在皮肤筋骨的称为风,病在五臓六腑的称为痹,内外俱病的称为风痹。

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

从病的症状来区分,外在可观察到形但不痛的属阳病,外在无形却痛的属阴病。无形而痛的,是因为外在完好但内在已伤,这时需急治阴分,不要动阳分。有外在之形而不痛的,是因为阴分完好而阳分受伤,这时需急治阳分,不要动阴分。如果内外同时发病,一时有形一时无形,观察病人又心情烦躁不安,那么这时就是阴分之病胜于阳分,这种情况称为不表不里,命不久矣。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气之病先后,外内之应奈何?伯高答曰: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臓,乃病臓;寒伤形,乃应形;风伤筋脉,筋脉乃应。此形气外内之相应也。

外在之形与臓腑之气,其病有先有后,那么外内是如何相应的呢?

风寒伤外在之形,忧恐忿怒伤五臓之气。情志伤五臓,则五臓发病;寒伤外在之形,则外在之形发病;风伤筋脉,则筋脉发病。这就是天之邪气与人之情志所伤皆应于不同的部位。

二、臓腑阴阳--臓为阴,腑为阳

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

在有形的天地之中,天在外,地在内,天包裹着地,无形的气在有形的天地间运转,气运转到天上称为天气、阳气,运转到地下称为地气、阴气。所以天气、阳气主外,地气、阴气主内。

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臓。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臓则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对于人身五臓六腑来说,六腑在外为阳,五臓在内为阴。六腑主受五谷而传化,所以阳道实;五臓主纳精而藏神,所以阴道虚。所以外来之贼风虚邪,会通过皮肤腠理先入于六腑;而食饮不节制,起居不守时所引发的病邪,则会先伤到五臓。邪入六腑,病发时会身热不得安卧,喘息声音粗大。邪入五臓,病发时会胀满闭塞不通,大便泄泻清稀,时间久了就会发展成肠澼。

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所以喉通外而通天气,咽通内而接地气。与六腑相通的阳经易受风邪,与五臓相通的阴经易受湿邪。当人呈双臂高举姿势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阴经是从足上行至头,再循臂至指端,而阳气正好相反,从手行至头,再下行至足。所以说,当人正常垂手而立时,阳经的病邪,是先上至头再往下走,而阴经的病邪,则是先下至四末再往上走。风在上,湿在下,所以风邪先中于身形之上,湿邪先中于身形之下。

三、臓之阴阳--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为什么要懂得阴中有阴,阳中有阳?这是因为冬病在肾,夏病在心,春病在肝,秋病在肺,都需要考察病症所在的部位而施用针刺和砭石来治疗。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肝为牡臓...心为牡臓...脾为牝臓...肺为牝臓...肾为牝臓。

牝:阴

牡:阳

心肺在上,属阳;肝肾脾在下,属阴。进一步划分,心为牡臓,为阳中之阳;肺为牝臓,为阳中之阴;肾为牝臓,为阴中之阴;肝为牡臓,为阴中之阳;脾为牝臓,为阴中之至阴。

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通过阴经的脉象辨别出五臓的状态,就能预知生命的期限。

四、营卫阴阳--营为阴,卫为阳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臓气争,九窍不通。

营为阴,卫为阳。营气行于脉内,藏精血并不停地出脉而扶持卫气;卫气行于脉外,使皮肤腠理固密,以御外敌。卫气有余而营气不足时,营气就会运行急迫。如果营气不能正常出脉扶持卫气,卫气也不能正常外泄,就会惊狂。营气有余而卫气不足时,就会使五臓气血不均衡,从而气争于内,在外则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所以圣人遵循天地阴阳之气的规律,从而使筋脉调和协同,骨髓坚牢而固密,气血皆按正常路径和刻数运转不息。这样才会使有形之身内外之气协调通畅,外邪不能侵害,耳聪目明,气机如常运转。

(关于营卫阴阳,可具体参考《<生气通天论>》解析》)

五、经脉阴阳--手足三阴、三阳经脉

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能知虚实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十二经脉每条经都有标本、虚实、离合。能够掌握十二经脉,就会知道病生于何经。考察经脉虚实之处,就会知道病之强弱。能够掌握六腑气街,就会知道如何在门户之处解开结聚,使气血运行畅通无阻。能够掌握虚实之处的坚软,就会知道在何处补泻。能够掌握十二经脉之标本,就可以对天下之病无惑了。

六、脉之阴阳

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命曰平。

阳是指人迎,阴是指寸口,人迎与寸口之脉大小齐等,才是平人脉象。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脉象阴阳,也可按去阴至阳、静阴动阳、迟阴数阳来划分。

七、气味阴阳--气为阳,味为阴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味质地重浊属阴,由下窍而出;气质地清扬属阳,由上窍而出。味中可再分阴阳,味厚者为阴中之阴,味薄者为阴中之阳。气中也可再分阴阳,气厚者为阳中之阳,气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的可发汗,气厚的则会生热,味薄的可通利小便,味厚的可泻下。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所以谨慎地调和五味,就会使骨骼强健,筋脉柔韧,气血通畅,腠理密固,这样皮肉筋骨才会正气充足。所以谨遵天地阴阳之气的运行规律,以四时生长化收藏为法,才可以尽享天年。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