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5/2/2019 9:15:56 AM 共享者:健行天下 举报


清代围棋大师范西屏、施襄夏,并称“棋圣”,

二人是同乡、同龄,并且师出同门。

施襄夏入师门要晚,

性子也有些急躁,

他与范西屏下棋,一心求胜,

结果反而是经常失败。

苦于自己没有大的进步,

施襄夏一赌气离开师门,

不想再学了。

回家的路上,

在一座山亭中,

他发现了一盘用石子摆成的棋局,

禁不住研究起来,

发现棋局奥秘无穷。

正在他看得入迷的时候,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道士走了过来。

原来棋局就是这老道士设下的。

他自称并不好棋,

只是在山中修道,

看着飞瀑流泉,

偶然心有所动,

便摆落一子。

施襄夏随即请求与老道士下一局,

作为请教。

道士执黑棋,

施襄夏执白棋,

对局没过多久,

白棋就被杀得溃不成军。

老道士投子叹道:

“你已大败,还下什么?”

施襄夏自愧不如,

跪下想拜师,

被老道士拒绝了。

老道士说:

“下棋不是靠教,

也不能够强求胜负。

所得全看个人领悟,

心中无棋,则处处是棋!

他指着山间的流水又说:

“你看那沟壑间的山泉,

流水不争先!

“流水不争先”,

这句话如同当头棒喝,

点醒了施襄夏,

流动的水遇到障碍就会拐弯,

甚至迂回,

但是随着水越聚越多,

障碍就不再是障碍了!

“流水不争先”的智慧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中,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不敢为天下先”

“为而不争”等等,

说的都是“不争先”的智慧。

人不能与自然争先

天道自行循环运转,

不需要别的凭借物,

所以称为“自然”。

人和万物一样,

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

人要尊重自然。

古人早在几千年前,

在《礼记》中具体规定了

不能伤害青苗和幼畜,

春天不能进山砍伐树木。

只有真正尊重自然,

才能尊重生命。

个人不能与群体争先

个人的命运很大程度上

受国家/社会这些群体组织影响。

生逢盛世,自然可以啸傲烟霞;

社会动乱,也只能东跑西窜。

如果一个人的见识超过了时代,

那么对他来说就是悲剧,

他孤独的声音得不到群体的回应。

对别人不必争先

争一世,不争一时。

人生有得意时,就有失意时,

不计眼前得失,把目光放远,

才能最终达到自己的人生目的。

《道德经》: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寒山:“有人羞我,辱我,骂我,悔我,

欺我,骗我,害我,我将何以处之?”

舍得:“容他,凭他,随他,尽他,让他,

由他,任他,帮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人生当如小溪慢流,

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The End-

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必删。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