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相,不富也旺,准得要命

5/17/2025 6:32:48 AM 共享者:吞一 举报


老话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一个人的相貌,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修来的。

心里装着什么,脸上就写着什么。

为人处世的方式,往往决定了生活回馈你怎样的境遇。

有些人气质沉稳,做事靠谱,走到哪里都受人尊重。

还有的人言行轻浮,做事马虎,日子久了,身边人都会敬而远之。

说到底,这一生的福气,不在面相,而在心相。

端庄厚重是贵相

《论语》中讲:“君子不重则不威。”

一个人如果举止轻浮,言行随便,往往很难让人信服。

而那些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说话做事稳重踏实的人,往往自带威严,走到哪里都受人敬重。  

举止端庄的人,行事稳重,不会因一时的冲动或诱惑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这种贵相并非来自外在的华服或权势,而是源于内心的修养与沉稳。

从前,有个叫李忠兴的读书人,他虽家境清贫但为人庄重,持礼自守。

他寒窗苦读十余年,终于考中进士,被派遣到山阴县任县令一职。

上任之初,当地豪强便想试探他的深浅,故意在公堂上喧闹。

李忠兴并未被激怒,而是神色平静,有条不紊地按照律法处理案件,言辞严谨,断案公正。

豪强们见此,再也不敢肆意妄为。

李忠兴平日里也是举止有度,对待百姓温和耐心,对待政务兢兢业业。

在他的治理下,当地风气逐渐好转,百姓也得以安居乐业。

端庄厚重之人,往往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随波逐流。

他们行事有准则,待人有分寸,在与人交往中,会给人一种可靠且值得托付的感觉。

无论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有条不紊地处理。

凭借这份稳重的特质,往往更容易在人生中取得长远的成功。

正如古语有言:“慎言慎行,举止得体,衣冠整齐,品质有序。”

做到如此,方能在生活中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福气自然也就随之而来。

事有归着是富相

《道德经》有云:“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做事有始有终,将事情有着落、有安排的人,往往更容易实现目标。

对事情负责到底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专注务实的态度是成事的关键所在。

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日积月累的功夫。

很多人不是没能力,而是败在了半途而废上。

做什么都三分钟热度,遇到点困难就放弃,工作敷衍了事,生活得过且过,日子自然越过越差。  

明朝时有个叫徐霞客的人,从小就对山川河流兴趣浓厚。

别人读书是为了考功名,他读书却是为了研究地理。

学成之后,他决定走遍全国,记录各地的山川地貌。

家里人劝他说:“你一个读书人,不考功名,整天往外跑,像什么话?”

徐霞客却回答道:“功名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我想做的事,比这个有意思多了。”

于是,他背上行囊,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旅行。

一路上,他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好几次差点死在荒郊野外,但是徐霞客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有一次,他在云南考察溶洞,不小心摔断了腿。

同行的人劝他回去养伤,他却说:“来都来了,不看完怎么行?”

徐霞客硬是拖着伤腿,把洞里的情况记录得清清楚楚。

晚年的时候,他把自己一生的见闻写成游记,成了流传百年的经典名作。

鲁迅说过:“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事有归着,意味着做事有始有终,有清晰的条理和规划。

这类人面对繁杂事务,不会手忙脚乱,而是能将各项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条。

他们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不急于求成,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真正的富相,不是穿金戴银的阔气,而是凡事有交代、事事有回音的周全。

心存济物是福相

有句话说得很好:“幸福的标准不是为自己谋得了多少,而是为他人谋得了多少。”

人活一世,斤斤计较的人,福气越算越薄,愿意伸手帮人的人,福气会越攒越厚。

钱可以买来享受,但买不来敬重,权可以换来奉承,但换不来真心。

有福之人,不一定多富有,但内心往往坦荡安然。

钱财名利都是过眼云烟,唯有善行能流传不止。

事必归正,因果应报,你帮过的人,积下的德,最终都会回到自己身上。  

北宋年间,范仲淹幼时家境贫寒,读书时连饭都吃不饱。

后来他考中进士,当上了大官,却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

有一年,他的家乡闹饥荒,百姓流离失所。

范仲淹得知后,立刻拿出全部积蓄,买米赈灾。

有人劝他说:“你自己也不宽裕,何必倾家荡产助人?”

范仲淹却回答道:“如果百姓饿死了,我要这些钱有什么用?”

后来,他又设立义田,把上千亩土地的收入用来资助贫困学子。

范仲淹儿子问他说:“我们家并不富裕,父亲为何还要这样帮别人?”

范仲淹摸着儿子的头说:“一个人如果只顾自己,就算家财万贯,也不过是个守财奴。真正的富贵,是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多年后,范仲淹的子孙个个成才,家族兴旺数百年。

而当年那些只顾敛财的官员,不是子孙败家,就是落得身败名裂。

古人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心存济物之人,心怀悲悯与善意,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他们看到有人身处困境,往往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不图回报,只愿能解他人之急。

这种善良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深入骨髓的修养。

以一颗济物之心,为自己铺就了一条充满福气的人生之路。

所到之处,皆有温暖与美好相伴。

这种福气,无关物质的丰裕,而是精神上的富足与内心的安宁。

曾国藩曾说:“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一个人的命运,其实早就写在他的言行举止里。

真正的好面相,不是皮相的美丑,而是骨子里的端庄、做事的有始有终、心里的慈悲善良。

修好这三相,哪怕现在不显达,未来也会越来越好。

点亮“爱心”,愿你我都能修个好相,收获福气与好运。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舟橡 来源:老子道德经(LZDDJ-1)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