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作为人体的支撑系统,让生物体的躯体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使运动器官得以发展,同时骨骼也是组成脊椎动物的重要一环。
可想而知,人体如果没有了骨骼,就仿佛是一堆“烂泥”,根本扶不起来,因此骨骼对于人体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通常人体共有206块骨头,不同部位的骨头按部就班,相互协调,共同配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然而中国人的骨头数目却只有204块骨头,这不免让人疑惑:少的两块哪儿去了?
成人骨头数量通常是多少?
人类从猿进化而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类能够直立行走是生物进化的一个分水岭,也是人类出现的标志之一。
而人之所以能够实现独立行走,骨骼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腰椎和脊椎发生了变化,让猿类可以昂首阔步,可以挺起胸膛,可以直起腰杆,在外观形态上与之前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一般来说,成人骨头数目为206块,但这个结论却不是固定的,并非每个人都是这个数目,骨头的数目也会随着人体年龄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当人处于婴幼儿时期时骨头没有发育成型,骨头数目会比成人多得多,因而在尚未发育之时,人的骨头数目通常在305块左右。
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部分骨头会慢慢发生融合的现象,骨头数目也会因此递减。成年后人体骨头数目会逐渐趋于稳定的状态,通常减少至206块,与之前相比有接近100块的差异。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个数目。根据过往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西方人大多数成年之后拥有206块骨头,而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却普遍只有204块。
少的两块骨头去哪儿了?
研究人员通过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集合了615名成年亚洲人,他们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最终调查数据显示,仅有25%的人是正常的206块骨头,其余75%的人都只有204块骨头。
为了减少误差,提高调查的准确性,研究人员后来还进行了更大范围的数据采样分析,最终确定了中日韩三个国家的人普遍只有204骨头这一结论。
为什么中国人普遍比西方人少了两块骨头,哪里的骨头少了?关于这个问题,科学家各执一词,目前还没有定下结论,不过有两种说法是认同度比较高的,一个是脚掌上的趾骨部分,另一个是髋关节部分。
万万没想到,东方人和西方人除了肤色、发色、瞳孔以及身材等等的区别之外,就连毫不起眼的小脚趾骨也有差异。
有部分科学家认为,东西方人因为体格不同,脚所承受的重量就有明显的区别。
显而易见,西方人的体格要大一些,所以他们的脚需要有更强的稳定性方能保持人体的平衡。因此,身材相对较小的亚洲人小脚趾只有2节,而西方人有3节。
当然,这样的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研究人员再次通过抽样的方式调查时,结果显示,在所选择的人员中,有73.34%的中国人小脚趾为2节,概率接近3/4。同理,并不是所有西方人都是3节小脚趾,也有一些西方人2节脚趾。
还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东西方人的髋骨也是有区别的。髋骨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的,在中国成年人的身体上,这三块骨头融合成了一块骨头,但西方人的骨头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也就形成了两者在髋骨上的差异。
科学家认为这是进化过程中生理表现上的差异,人类的身体会根据环境的变化以及身体的需要来进化发展,也就是说,为了更加适应生存环境,我们的身体会逐渐发生细微的变化。
他们甚至表示,人体的进化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髋骨合三为一是一种先进的表现,这是国人比西方人进化更快一步的有力依据。
骨头的差异影响大吗?
不管是脚趾骨的缺少,亦或是髋骨的融合,都是人体进化过程中的一小部分,这也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成的,不是说变就变的。
科学研究发现,即使少了一节脚趾骨,也并没有影响身体的平衡性,人类还是可以依靠脚掌以及其它骨骼支撑身体,也可以自由地直立行走。从细节来看,关节数量的减少让骨骼的磨损程度也随之减少,这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人体各个关节之间默契配合,让骨骼的运动更加灵活自如,小脚趾骨缺一节,也反向说明小脚趾对于人体而言它的灵活作用对于人体活动没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无论有无,似乎影响并不大,人们也不必因此觉得紧张不安,或者是觉得自己有什么缺陷。
话说回来,骨头的数量与进化并无绝对的关系。在自然界的变幻中,人类只是渺小的一部分,生物的进化不只是两块骨头这么简单,而是涉及到复杂的方方面面。
因此,如果说两块骨头与进化完全相关,这样的说法其实是比较片面的,毕竟人类的进化是多元化的。总之,人体所做出的改变,都是为了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
结语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人与自然的抗争,也是公认的丛林法则。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人类的进步,生物多样性也是由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论是206块骨头,还是204块骨头,都有它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