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疗法

8/4/2024 6:25:36 PM 共享者:吞一 举报


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令人窒息,使多数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自然,返朴归真,重新挖掘远古时代祛病保健的良方妙法,当时的人们已经了解到颜色能一定程度地影响身体健康。

据研究,一些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体内色谱失衡或缺少某种颜色造成的。在人们体内有8种腺体中心,分布在脊柱的不同部位。每种颜色都能产生一种电磁波长,这些波长由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促使腺体分泌激素,从而影响人的心理与肌体。用科学的色彩保健方法,可以达到医疗保健作用。

色彩保健的意义不仅反映在人们体会心理情绪的转变上,不同颜色的特质更能起到调节人体机能的保健效果:首先,不同的色彩不仅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而且还会使人的脑垂体分泌出一系列甾体类化学物质,而它们进入血液后,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其次,颜色的本质就是光波,而光波也是一种电磁波,具有能量,能把分子激发,从而把光波变为化学能。不同颜色的光照射到人体后,除了刺激眼睛产生视觉外,还会刺激脑垂体及中脑一些部位,从而产生激素。这些激素会对人体的感觉及生理状态起很大作用,能逐渐消除病情,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如医院内的壁画,能起到一种意念转移的作用,从而“移情别恋”,达到“移痛镇痛”的作用。美国有人干脆将医院壁画当成一种对病人的辅助治疗,还誉称为“壁画疗法”。

色彩对于健康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色彩的功能和特点进行保健,是一种有效的、安全可靠的手段。在现今日本,色彩健康疗法从穿衣吃饭到居住环境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合理搭配不同色彩的食品,每餐的色彩食品数量达到5种(红黄绿白黑),早餐、中餐和晚餐食用不同色彩的主食,还有专门的色光治疗所和色彩康复中心。

中医与色彩

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良相”可以安天下,而“良医”则能惠泽天下。我们的祖先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创立了“中医”治疗疾病的医疗体系,以植物、动物和矿物作为药源,以方药治疗疾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有方剂13首,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有方剂314首,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记载了方剂5300余首,宋代王怀隐等所著《太平圣惠方》记载方剂16834首,到了明代朱棣等编写的《普济方》已经达到61739首。中医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作为一个体系能够最完整保留的传统医学系统,如此众多的方剂,在世界医学史上是罕见的,这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医创立了朴素的辩证思维方法对人体生命现象及人与自然关系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中医通过四诊、八纲辩症,依理立法,依法处方用药,所谓理、法、方、药的统一。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中医诊病,望色是关键之一。中医根据病色的表现,可以看出气血的盛衰和内脏疾病的发展变化。色,是指各种色泽,它反映脏腑气血的外荣,也是疾病变化的表现,通常为青、黄、红、白、黑五种;泽,是色的荣、枯、明、暗等。这就是中医的“五色诊法”,它按照五行的规律,用木、火、土、金、水来代表五色的属性,用以说明病症的变化关系:“肝病色青,心病色赤,脾病色黄,肺病色白,肾病色黑”。

望诊中五色诊的主要原则,就是以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配合五色,从人们的颜面五色上的反映来辨证地分析五脏的正常功能和异常病变。五行即是木行、火行、土行、金行、水行。五行学说是我们的祖先长期观察自然界事物变化所概括出来的理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于是我们的祖先就以常见的五种具体物质:木、火、土、金、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作为说理工具,从而形成了五行学说。中医则用以认识和概括说明人体一切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人体与外在环境等复杂的关系。按病人面部所出现的青、赤、黄、白、黑五种色泽,可以预知内在的肝、心、脾、肺、肾等五脏病变情况;以五脏配合五行、五色的关系,可以按五行的相生、相克来了解脏腑病变的相互关系;还必须联系到五时、五脉等情况,探究人体脏腑错综复杂的变化。

望诊肤色,一般主要观察面色,面色是全身肤色的代表。如果一个人的面色与其平时的面色有较大的改变,就要考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察色须分辨常色与病色。

皮肤的颜色因人种、年龄、日晒程度以及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主要由三种色调构成:黑色有深浅因皮肤中黑色素颗粒的多少而定;黄色有浓淡取决于角质层的厚薄;红色的隐现与皮肤中毛细血管分布的疏密及其血流量的大小有关。

常色:我国人民的健康肤色为红黄色,明润光泽。但有的人也可能肤色稍白或稍黑。

病色:指生病时,皮肤或面部所反映出来的不正常的颜色。

病色有如下五种:

1、青色:主风、寒、痛诸证。多见于小儿惊风、感受寒邪、疼痛等。

2、白色:主虚证,是正气不足、身体虚弱、气虚、血虚或阳虚的表现。多见于贫血、失血、肺气虚、肾阳虚等。

3、黄色:主见于湿、虚诸证,黄而鲜明如橘子色的,多为湿热阳黄,可见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

4、红(赤)色:主要见于热证,有表里虚实之分。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则面红、发热、脉浮数;感染性疾病机体反应较强烈的阶段则面色较红、发热、口渴、多汗、脉洪大;面红目赤,不发热的,为肝火上逆;阴虚火旺则午后两颧发红、低热,如肺结核等。

5、黑色:主寒、痛、水气、瘀血。可见于肾阳虚衰、水寒内盛、肾不纳气、瘀血等病症,如肺气肿、心脏病等;眼圈黑晕,妇女为带下病,男子则为水肿病、肾性水肿、心性水肿等。

食品与色彩

色彩饮食保健能最直接调节人体所需的色素能量,不同的人需要不同波长的色彩元素来对人体进行色彩电磁调节,以弥补身体所缺少的色彩元素。每个人都有差异性,因而色彩饮食保健切勿盲目进行,否则有可能危害身体健康,所谓“病从口入”。

中医认为,食物中的五色(八色+黑色、白色,分成五类)相对应于人体的五脏,即:

红色、橙色入心,

蓝色、青色、绿色入肝,

黄色入脾,

白色入肺,

靛色、紫色、黑色入肾。

(1)红色食品

红色食品属火,归心、小肠二经。红色食品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钙、铁等含量较高,且营养结构合理,对人体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价值。

果蔬:番茄、红薯、红苹果、红枣、枸杞子、红萝卜、杨梅、草莓、山楂、辣椒、红萝卜、西瓜等。

肉类:猪肉、猪内脏、猪血、牛肉、牛内脏、羊肉、鸡肝、鸭心、鸡肫、鹌鹑、鸽子等。

粮食:红小豆、高粱米等。

(2)白色食品

白色食品属金,归肺、大肠二经。白色食品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保健食品,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还是防治疾病的良药。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十多种营养元素,消化吸收后可维持生命和运动,含纤维素及一些抗氧化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功能、预防溃疡病和胃癌、保护心脏的作用。

果蔬:茭白、冬瓜、竹笋、白萝卜、花菜、百合、藕、大蒜及荔枝、白果、莲子、梨、杏仁等。

肉类:禽类、鱼类及猪皮、猪脑、蹄筋、羊肾、牛奶、牛骨髓等。

菌类:猴头菇、鸡菌、姬菇、鲜蘑、平菇、银耳、竹笋等。

(3)黑色食品

黑色食品属水,归肾、膀胱二经。黑色食品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对人体有较强的保健作用。黑色食品含17种氨基酸及十余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素,有通便、补肺、提高免疫力和润泽肌肤、养发美容、抗衰老等作用。此外,大部分黑色食品的独特优点是含钙、磷比例合理,常食这些食物对调节膳食中钙、磷比例失调大有益处。

果蔬:黑木耳、香菇、菱角、乌梅、酱油、豆豉、桂圆、乌梅、梅菜、芽菜、松花蛋、木耳、香菇、紫苏、山蕨菜、发菜、榛菇、地耳、茄子、紫豇豆等。

肉类:墨鱼、青鱼、泥鳅、海参、海带、紫菜等。

粮食:黑芝麻、黑糯米、黑豆、黑米、黑麦等。

(4)黄色食品

黄色食品属土,归脾、胃二经。黄色食品可以防止胃炎、胃溃疡等疾患发生;可以健脾,预防胃炎等,也可美容养颜。可以说,黄色食品对人体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果蔬:胡萝卜、玉米、黄豆、马铃薯、黄番茄、南瓜、韭黄、姜以及菠萝、栗子、口蘑、笋干、蛋黄、皮肚、黄油、橘、橙、柑、柚等。

肉类:鱼籽、干贝、蟹黄、海米、泥鳅、鳝鱼、黄鱼、黄玉海参、海蜇、蛏子王、石花菜等。

粮食:黄豆、黄米、玉米、豆腐、腐竹、香干、面筋、烤麸、油豆皮等。

(5)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属木,归肝、胆二经。绿色食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1、B2、胡萝卜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使大便通畅,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的繁殖,改善消化,预防结肠癌、乳腺癌的发生等。

果蔬:菠菜、青菜、芹菜、生菜、毛菜、刀豆、卷心菜、豆苗、韭菜、芹菜、茼蒿菜、香菜、油麦菜、油菜、青皮萝卜、蒜薹、莴笋、扁豆、青椒、黄瓜、豇豆、苦瓜、四季豆、芥蓝菜、马兰、西兰花以及苹果、猕猴桃、葡萄、绿樱桃、绿茶、绿色海藻等。

粮食:绿豆、菜豆、豌豆等;果品等也为绿色食品的一部分。

(6)蓝色食品

蓝色食品属木,归肝、胆二经。蓝色食品主要是指海藻类的海洋食品。食物的蓝色源于所含的花青素类物质。花青素有促进视红素再合成的功效,可以明显改善长期用眼疲劳。

其中的螺旋藻含有18种氨基酸,11种微量元素及9种维生素,可以健身强体、帮助消化、增强免疫力、美容保健、抗辐射等,海藻多糖还有抗肿瘤、抗艾滋病功能。此外,蓝莓也是真正的蓝色食品,它所含有的细菌抑制因子、叶酸等,在41种水果蔬菜中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7)紫色食品

紫色食品属水,归肾、膀胱二经。紫色食物含丰富的芦丁和维生素C,对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遏制出血倾向有一定作用。紫菜中大量的碘元素,可有效抵御甲状腺肿大,而丰富的钙、铁及胆碱还能够帮助我们增强记忆、促进牙齿及骨骼健康。

果蔬:紫菜、紫茄子、紫甘蓝、紫葡萄等。

音乐与色彩

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宫、商、角、徵、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这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Do)、2(Re)、3(Mi)、5(Sol)、6(La)。相传是由中国最早的乐器“埙”的五种发音。“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五音”则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在中医,五音分属五行,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古代真正的好中医不扎针不开药,只用音乐就可以治病。《黄帝内经》有“五音疗疾”的理论。

五音与五行、五色、五脏相配:

(1)脾应宫,1(Do),五行为土,颜色为黄,其声漫而缓。

宫调式音乐,能安神、静气、调和脾胃、平和气血。适用于脾胃虚弱、恶心呕吐、腹泻、饮食不化、腹胀、消瘦乏力、神衰失眠、肺虚气短、小便短少等病证。

(2)肺应商,2(Re),五行为金,颜色为白,其声促以清。

商调式音乐,能调神、宁心静脑、调和肺气。适用于肺虚、气血耗散、自汗盗汗、咳喘、心烦易怒、头晕目眩、悲伤不已等病证。

(3)肝应角,3(Mi),五行为木,颜色为青,其声呼以长。

角调式音乐,能调神、提振情绪、调和肝胆的疏泄、助心、合胃。适用于肝气郁结、肋胀胸闷、食欲不振、胃胀泛酸、性欲低下、月经不调、胆小易惊、烦躁易怒等病证。

(4)心应徵,5(Sol),五行为火,颜色为赤,其声雄以明。

徵调式音乐,兴奋中枢神经、调节心脏功能,健脾胃、利肺气。适用于心脾两虚、内脏下垂、头晕目眩、神疲恍惚、心悸怔忡、胸闷畏寒等病证。

(5)肾应羽,6(La),五行为水,颜色为黑,其声沉以细。

羽调式音乐,能安神助眠、调和肾脏功能、抑制心火。适用于诸般气逆、虚火上炎、心烦多梦、腰腿酸软、性欲低下、小便不利等病证。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