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起源

8/13/2019 1:00:03 PM 举报


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实际就是东方神秘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中华神奇易学文化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心理行为预测指导学的发展史。     

   众所周知我国最早的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流行各游牧部落的占卜术,因为当时社会落后,人们的思想也较为的简单,从而过于的迷信,崇拜信奉鬼神,故此在日常生活中,当遇到各种的疑难问题难以抉择时,对某一事物未来的发展过于的疑虑,困惑和迷茫,难以能够及时的做出各种的选择,判断和决定时,便会用烧红的硬木条在龟甲和兽骨上烙烤,另一端所自然爆裂出一横一纵等形状不同的裂纹,则含有不同的解释内容,被人们视为是神灵的旨意,成为了主导和支配人们一切外在表现行为和追求的重要依据。

   七千多年前母系氏族的伏羲时代,原始的占卜术也逐渐的被一门较为科学的<<易经>>八卦所取代,古书记载,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其仰观于天,俯视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远取诸身,近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根据世间万物以及天地大自然的变化之道,始创八卦,以包罗世间一切事物生长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八卦者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符号,内部又含有阴阳五行生克变化之道也,阴阳者: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消阳长,阴进阳退也,代表着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循环往来,无穷无尽,都是一分为二由阴阳所构成的,没有绝对的道理,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它代表着世间万物都是由这五种基本元素所构成的,它们之间相生相克,以此代表着世间万物都是在相互生克制化的过程中不断的生存发展产生各种的变化活动。

易经八卦的产生,开启了我们中华文化的长河,是点画文字的雏形,公元前(约二十六世纪)的黄帝时期,我们伟大的祖先,在《易经》阴阳五行,八卦的基础上,又研究和创立了迄今为止,世界文化宝库中又一部最为古老、神圣、系统、完善、权威,最具高度哲学理论思想,最适应于人类社会发展和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需要的巨著《黄帝内经》。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它主要涉及到了天文、地理、气候、历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饮食、性欲等,特别是在医学方面,不断清晰的描述了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而且还将人体各生理机能,与天地大自然环境、气温、气候、五音、五色、五味、饮食养生、性欲、生活习惯以及人们内在的心理情志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我国五千年前的《黄帝内经》的内容详细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结构主要是由五脏六腑、五官七窍气血经脉、四肢百髓及筋骨皮毛肉等形体表里内外各组成部分所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完美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功能和作用,缺一不可一发而动全身。在生理上,以体表的皮毛,肌肉,筋骨为阳,以体内的五脏主藏精气为阴,以六腑主司消化传导为阳,又以内侧为阴,外侧为阳,以血为阴,以气为阳,在心理情感方面,一切亢进、兴奋、有积极倾向的都属于阳,一切柔顺、懦弱、消极成分的都属阴,从而将人体整个的生理结构和心理情感变化活动,完全归结为是由阴阳两中截然不同的属性所构成的。

   到了殷商时期,人类已经基本征服了水患,从而又开始逐渐的离开高山,告别了原始的洞穴生活,从新回到了大地的怀抱,神农氏所创的《连山易》随着大自然生态生存环境的变化又难以能够再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而殷商时期还残留着母系社会,崇拜女性和母性的痕迹,故在此基础上,又形成和产生了代表和象征大地和母性地位以坤为地为首卦的《归藏易》。众所周知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殷商王室用于占人天文、地理、征战、生产、生活、婚姻、子孙、疾病、吉凶祸福,以及一切事物发展的趋势等所留下的世界上最早的成形文字,而其占卜内在真实的原理,所保留下来的是富蕴高度哲学理论思想和心理行为预测指导学理论的先民智慧。

   三千年多前西伯侯姬昌(后称周文王)被暴虐无道的殷纣王囚禁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十五公里外的羐里城内,这位被后世所敬仰的圣贤,在被囚禁的七年内,以德抗暴,矢志不移,在易经八卦以及《归藏易》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深悟玄机,将八八六十四卦从新演变成为乾坤易,即以乾为天(为父)为首卦的《周易》因当时父权已成为社会的主流和理论支柱,并将六十四卦推演到了三百八十四卦,以更多的包罗和象征时间万物无穷的变化之道,并将心理行为预测学与指导学有机完善的结合在一起,科学的配比,具有高度唯物辩证哲学理论思想的卦词和爻词,从而研究创立了泽彼后世,惠及子孙万代的世界文化史上最为科学合理完善的系统,最具高度辩证唯物哲学理论思想,最适应于人类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心理精神和情感需要的《周易》与心理行为指导学理论。它详细阐述强调了,必变,所变、不变以及根据各种不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知变、应变、适变是人类一切生命及心理变化活动的必然规律和法则,以及天理即是人道这一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思想,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最大特色,一切学术理论指导思想的根源和精髓。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