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传承放山文化,山参把头崔长安

5/22/2020 1:00:27 PM 共享者:吞一 举报


大家好,【名人堂】是中国人参国际城最近推出的一个访谈栏目,每期会邀请一位人参行业里的名人、高人,针对当前的人参行业和行业现象及前景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回答,从而一起思考和进步。第一期采访嘉宾崔把头,世代传承放山文化,一生与人参相伴,守护着那片大山。

中国人参国际城《名人堂》本期嘉宾

崔长安

1955年出生—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中国

长白山野山参传统放山文化传承人

长白山野山参鉴别师


访谈正文

1.崔老先生作为抚松山参把头,您用一生去延续传统放山文化,是什么原因和动力让您在这条路上走了这么多年。

崔把头听到这个问题,脸上立刻洋溢出了自豪的笑容,回应主持人说:这个故事有点长,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先辈早年为了活着闯关东来到长白山,为报恩德四代传承传统放山文化】。

崔长安老先生祖籍山东,太爷爷因当时闹饥荒走投无路为了活着只好闯关东,中途很不幸遗失了崔老的大爷爷和二爷爷,至今音讯全无。就这样一路坎坷来到了抚松县北岗村,开垦棒槌营(类似现在的人参地)种植棒槌(人参)、打猎、放山抬参,就这样活了下来扎根在抚松县,一辈传一辈。

崔长安老先生在回忆时,小时候就跟随长辈去山里放山抬人参,当小伙计跑腿、砍柴。家里长辈非常感恩人参,敬佩山神老把头,如果没有人参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所以有义务和责任延续老把头精神和传统放山的手艺,就这样在这条传承的路上走了一生,如果说什么动力,那就是感恩和老把头精神。

2.作为传统放山文化的传承者,过去的传统放山抬参和现在有什么不同?传统放山中有哪些规矩?

首先是规矩变了、简化了。现在时代进步了,不同于过去放山了。过去我们上山,规矩特别多,而且把头在山上具有绝对的权威。进山之前我带着其他伙计先祭拜老把头,祈愿此行一路平安顺利同时能够有大的收获,然后准备好工具和粮食,一行人就进山了。过去在这片山上有很多野山参,野山参有个说法就是“七两为参,八两为宝”,因为过去的老杆子称是十六两为一斤,八两就是半斤,每次上山的时候都会带一杆老杆子称,挖到棒槌的时候会称重。

现在就不同了,现在放山很多人把这些上山之前的仪式都省略了,准备好食物和工具随时都可以进山。

传统放山喊话外人是听不懂的,也叫喊山。因为过去强盗土匪多,这种沟通方式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危险。比如大家普遍知道的,在山上看到人参要喊“棒槌”,然后问“几批叶”,再喊几批叶,最后是“快当,快当”,现在好多人不会去按照传统喊山了。

过去我们放山的时候,不准大声喧哗,不准大惊小怪。因为过去山上山禽猛兽较多,可能因为一个人的一个尖叫,一个大的动作就会引来猛兽,这对于放山队伍来说会造成巨大的危险。

我给你们将一个例子,过去带一个年轻人放山,这个小伙胆子不是很大,在排棍的过程中看到一条较粗的蛇,然后他突然的一声大叫。这是队伍发生了惊慌,急忙过去查看情况,走近发现是一条蛇。幸好当时周围没有野兽,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就这这条蛇抓住围在这个小伙子的身上,让他记住在放山的时候不准大声喧哗和大惊小怪。

其次是工具有一定变化,老旧的工具被现代化工作所替代,但是唯一没变的是开盘子的签子,你们可以看下这些工具。

(崔把头爷爷用的传统放山工具,自制的手刀【一百多年了】,普通的铁剪子,一个鹿骨签子【一百多年了】,一条带铜钱的棒槌锁。)

(一把钢刀,一把弹簧剪,手斧,鹿骨签子。)

3.人们经常说在抬参的时候,要用红绳把人参拴住,怕它跑了,在实际的传统放山解释这个人参会跑的传说?

在我们传统老放山人的眼里,虽然不会说像传说中人参会化作人参娃,但是始终日内人参是有灵性的。所以发现野山参,要用红绳将其拴住,防止人参跑掉)将其拴住。并立即上前,用棒槌锁(是用一根三尺长的红线绳,两端各拴一枚铜钱,用于栓参,起到拴宝和固定作用。

对于人参会跑科学的解释是因为人参在收到伤害的时候,它会进入休眠状态隐藏在土里。

4.在传统放山人眼里的人参是具有灵性的,背后应该发生过一些怎样奇事。

在我四十几岁的时候,一次我带领伙计们放山,原定是进山半个月。进山几天后的一个傍晚,伙计们整烧火煮饭,其中一个伙计突然头痛的厉害。我去问他怎么回事,他说突然间头像裂开了一样特别疼,疼的受不了。按照平时肯定会直接放弃继续放山了,但是这一天白天在山上找到了很多大棒槌,但是还没有抬,准备第二天一早起抬参。

这个伙计跟我说没事,坚持坚持就人过去了。时间又过去了两个小时,大家都吃完饭在休息,这个伙计饭都没吃蜷缩在一边,样子很痛苦。当时心里想着人参还可以再进山找,但是伙计们不能出问题。把头责任是很大的,不但要带着伙计们上山能够抬出大棒槌,最重要的是把大家平安的带出山。所以叫起大伙,收拾营地直接下山,虽然这个伙计再三坚持不下山,不想影响到大家,我当时就像必须要下山。

就这样,一行人在山里面走的很快,因为没有像上山时需要找棒槌,赶路的速度也很快,后半夜就到家了。当这个伙计回到家后发现家中老人留着最后一口气在等他,就为了结最后的心事,这时的这个伙计也不再疼了,见到了老人最后一面,老人随之仙去。

第二天我们才知道这件事,又回想起之前的情景。这是老人的意念传递给了大地,大地传递给了人参,导致他头一疼再疼,最后全体无奈下山,老人见到了小伙子的最后一面。

如果说要用什么科学去解释,我想不到什么能够去解释,作为我这个传统放山人的角度唯有人参有灵才能够解释。

5.野山参传统放山文化在传承上存在哪些问题?对于下一辈传承人有着怎样的标准和要求?

现在的纯野山参少了,放山很难寻到一颗如果过去一样的大棒槌,在经济收益上也是不稳定较少的,所以年轻人不愿受那个累赚那么少的钱,都去城市里打工或者在家种地。我有几个女儿她们也并不适合做传承人,为了能够延续传承找了多年,也没找到一个即喜欢放山又聪明灵活吃苦耐劳的好苗子,我的一个侄子一直跟着我学习,基本上传统的放参手艺都传授给他了,希望他能够继续延续,而且能够成为一个好把头。能够像我一样,像崔家祖辈一样,知恩报恩守护着人参,守护着这片山,延续着传统放山的香火不要失传。

我还经常独自去山里,走走曾经先辈抬出大棒槌的地方,看看砍得兆头,留下的埯子,仿佛是寻找曾经先辈的影子又是去探望深山里的“孩子”。每当进山时,都愿意唱一首歌:“长白山里哟!有孙良!诚信善良美名扬,美呀美名扬!为了母亲闯了关东,挖到山参迷了方向!诶嘿~夜风冷,饥饿难当,三天吃了个蝲蝲蛄,枯河旁边断衷肠!诶嘿嘿,勤劳善良的孙良成为山参老把头,后人放山拜把头敬山神,谢孙良,谢~孙良!

采访合影集锦

最后参宝宝仅代表中国人参国际城的小伙伴,感谢崔老先生抽出宝贵时间配合采访,同时慷慨激昂地讲述了那么多不被人知的放山人背后故事。还要感谢崔老先生为吉林长白山野山参传统放山文化做的一切,并且学习其坚守精神匠人之心未忘初心一路前行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