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至|不宜“快乐”,只道“安康”?

6/14/2021 6:38:19 PM 共享者:吞一 举报


时间新闻2021/06/14 09:05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最早可追溯到夏商周三代的夏至习俗,主要为迎接夏天的到来,进行驱虫祛暑等传统习俗。到了西周时期,吴国和越国地区又融入了以“龙”为图腾的祭祀活动,如龙舟竞渡。此后,人们对于端午节又赋予了多重意义。

(伍子胥)

纪念伍子胥: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自刎,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夫差将其尸装入皮革,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曹娥)

纪念曹娥:吴越两地在这一天,纪念为救父投江的孝女曹娥。

纪念勾践:龙舟竞渡活动,被认为是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的历史。


(屈原)

纪念屈原: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纪念屈原。屈原的爱国精神和诗辞广泛深入人心。

端午节的习俗

先秦时代,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被认为是“恶月恶日”。《吕氏春秋》中有规定,在五月要禁欲斋戒,所以从先秦以后,在这个不吉之日,人们插“五端”、吃“五黄”、吃“五毒饼”、系“五彩丝线”、佩带香袋香囊等。

“插五端”:指插挂菖蒲、艾草、葫蒜、榕枝和石榴花于门窗上以辟不祥。

“吃五黄”:指食用黄花鱼、黄瓜、蛋黄、黄豆和雄黄酒。祖国医学认为,农历五月初五的中午是人体阳气最盛之时,以上食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五毒饼”:指将蝎子、蜈蚣、蜘蛛、蟾蜍和毒蛇这“五毒”动物的图案,加盖在玫瑰饼上,吃掉它们寓意把一切毒虫消灭掉。

佩香囊:香囊内装有雄香、桂枝、花椒、辛夷和丁香等中药。两千年前,古人就有佩带香囊,除毒防疫去邪之习俗,端午节时更必佩带。

端午节的祝福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端午节的起源本不是为了纪念屈原。从夏朝开始,端午这天就是被用来驱虫除病、龙舟竞渡,以求健康的。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端午节的习俗也发生改变。时至今日,已然成为团聚的佳节。仪式感可以有,但无需拘于“缛节”。在端午节这天,“安康”恰当得体,但互祝“快乐”也无妨。

记者:王苏

编辑:樊波

责编:马莉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