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节
大脑缺血、缺氧及脑萎缩
什么是脑萎缩(大脑萎缩、小脑萎缩)?
脑萎缩是以病理改变命名的一种脑病,多指人体脑组织结构体积缩小,细胞数目减少并有轻度胶质增生及脑动脉不同程度退行性病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脑萎缩包括大脑萎缩和小脑萎缩,脑萎缩在临床最主要的症状是痴呆,尤其是老年人易引起老年性痴呆症。
脑萎缩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脑组织体积缩小的一种精神衰退性疾病,多由遗传、脑外伤、脑梗塞、脑炎、脑缺血、缺氧、脑动脉硬化、煤气中毒、酒精中毒等引起脑实质破坏和神经细胞的萎缩、变形、消失,其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脑血管长期慢性缺血而造成的。脑萎缩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给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
脑萎缩属中医“痴呆”、“健忘”、“眩晕”、“痿证”、“震颤”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虽病位在脑,但与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病理机制属本虚标实。
(一)症状描述
1. 脑萎缩可发于任何年龄,如脑瘫合并脑萎缩、中老年脑萎缩痴呆、外伤后脑萎缩引起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障碍、高烧、脑炎中毒引起的脑萎缩常呈现痴呆或植物人状态半植物人状态,糖尿病及脑昏迷、肝昏迷引起的脑萎缩以昏、睡、发呆、记忆力快速下降为主要症状。
2.脑萎缩的主要症状为,记忆力下降、健忘、失眠、幻听、幻觉、智力减低、反应迟钝、语言不清、重度的失语、流口水,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处于昏睡状态。视力、听力下降出现耳鸣、耳聋,定向能力失常,思维紊乱、呈片段性,大事被忽略,小事却纠缠不清,常出现某种毫无意义的动作。性格改变,情绪不稳定,急躁易怒,任性,自私,多疑敏感,语无伦次,对人淡漠,体形过于肥胖或消瘦,走路步态不稳,动作迟缓,严重的卧床不起、偏瘫、混合性瘫痪,常合并抽搞
痉挛发作等。
3.脑缩引起的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1)早期:自己熟悉的东西不知放在何处,丢三落四,甚至记不住自己刚吃的饭菜,叫不出朋友的名字,管理财务的能力下降,不能独立购物,虽然能做熟悉的工作,但对任何新的要求都显露出能力不足、行为怪异、如爱捡拾无用的东西,情感淡漠、自私、多疑,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丧失主动性,不爱与人交往,偶尔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发音有一定障碍,说话不利落,书写困难。
以上这些症状很轻微,进展又很缓慢,所以不易引起家人的注意,有时即使注意到,也容易被认为是用脑过度或是衰老的表现,病人所有的日常生活均能自理并能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这一阶段可以持续2~5年左右的时间。
(2)中晚期:病人记忆力明显下降,近期事遗忘尤为严重,同时表现远事遗忘,变得越来越固执、古怪、斤斤计较、情绪烦躁、不安、小动作多或多动不稳,或情绪低落,多疑敏感,出门后回不到家,语言表达能力退化,甚至失语,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另一部分病人生活一切不懂,整天处于昏睡状态,偶尔会清醒一会,叫熟人的名字或会说几句较正常的话,一会又是原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