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医学观

5/10/2022 4:58:06 PM 共享者:愛國文化《七十二变百歲猴》 举报


美国 李景新

溯本追源,在人类探索自身生命现象与周围环境世界的各项经验过程中,东方古老中国文化 "大道至简"与"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论和实践体系,本是从自然立场角度来看待一切事物,和从大处着眼之下的"取象比类","举一反三",据此"演绎类推",以探得宇宙天机的自然循环之往复过程规律全貌,因此而为一"客观" 立场角度下,所建立起来的宏观思想体系,以期人与自然"合而为一","和谐共处","阴阳平衡","顺势利导",以求"内外统一", "大而化之"。并使其成为了传统医学保健文化发展的核心哲学与根本基石,且据此一洞见体会,形成各项经典文集著作,而代代相传,一脉相承,更以其行之有效,故而屹立不摇。

反观近代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之下,崛起了两百多年的现代西方文化,其中的"科研求证"机械理论与实践方法,俱是从人类的自身立场和角度来看待一切,和从小处着手之下的"眼见为实",以"见微知著",还原归纳,总结出相关的自然定律法则,借此逐步了解事物现象存在本质与发展变化真相,以"抽丝拨茧","求新求变",故而为一主观或直观情况下的微观思想体系,在医学保健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思想,则以系统组织进行分门别类之后,形成临床不断改善的标准化机制,以做出对病机变化"逆势而为" 的局部控管处理,以快速便利的干预反应下,谋取立竿见影之效。

放眼东西多元文化的差异,自然是来自于人类不同民族文化与其文明差异性的思维方法模式与核心价值观的各自不同。即使各有各的主流,也都是其来有自,而且俱是人类历史文化洪流的进程之中,各自文明发展之下的呕心沥血和智慧结晶,也当属于我们人类社会地球村的当今共同资产,彼此之间得以相辅相成,并且与时俱进。然而,当这些文明成果被应用于人类社会,其各自不同之处,必然体现于在多方因应之后的利弊得失与成败功过上,而在被检验鉴别之时,显现出其各自优劣之分与高下之别。作为人类维护生命健康与解除疾病痛苦的医疗文明追求,又何尝不是如此的呢?

既然由以上大致分析所述情况而不难得知,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确实存在着的不同医学观,和在以现代医学为主流而行之有年的世界医学体制之下,那么被人们视为老旧封建社会产物下的传统中医,对于当今人类社会的贡献之处与未来影响,又究竟何在呢?我想,除了那些当今仍被传统中医与病患民众视为具有良好临床疗效的传统临床理法方术之外,以及现代西方医学已经欣然接受,并喜而乐见的各项中医临床另类疗法,与其所共同形成的一种整合医学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传统中医根植于中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人类自身本具有的先天相关整体自主协调与阴阳平衡的自愈能力,及精神特色。

因为若要归根究底,来还原事实真相,人世间万事万物,本就都根源于天,来自于自然之道,甚至是包括人类自己,也都是天然创造之下的生命产物。人类科技文明即使是再发达再进步,也皆出自于天然规律之道法与规则定理,与发明创造,应用发展而来,又豈能超然物外,与自外于天?更何能眼光如豆,而因小失大呢?我们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古代四大小说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以及相关戏剧,其中一句人人知晓的至理名言,那就是对于上天入地而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所做出的形象描述: "即使以孙悟空的能耐,可以一个跟斗翻出十万八千里,但是他却始终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啊!"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