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暴脾气老头,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

4/7/2023 6:45:36 AM 共享者:吞一 举报


最近,我看了《生无可恋的奥托》。

过程流了几次泪。

它讲述了:

性格孤僻的奥托在妻子离世后郁郁寡欢、愈发暴躁。

他一边对社区邻居的言行横加指责,一边悄悄计划着通过自杀与妻子“团圆”。

但随着一个做事毛手毛脚的移民家庭搬入小区,奥托的生活常常被对方叨扰。

没想到,在双方你来我往、相互碰撞的过程中,

奥托也由一开始的反感排斥,逐渐转化成了接纳与联结,最后整个人开始变得柔和,并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这是一部极具真情实感的电影,值得一看。

特别是在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不少人为了生计,长年在外劳碌奔波。

人与人之间,也由于这份忙碌而日渐疏离,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邻里之间,都如此。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的意义在于,

它给这个充满疏离与隔阂的时代,扔下了一颗暖心“催泪弹”,既激起我们心中的层层涟漪,也带领着我们重新去看见:

关系联结,所带来的的巨大疗愈作用。

今天我想深入探讨的,就是影片中隐藏在人物关系和情感背后的东西。

1

坏脾气背后:是孤独与绝望

奥托是一名性格古怪的老人,人际关系非常糟糕。

一方面,他对外界充满防备,不愿接受他人的帮助。

有一回,他去超市买绳子,需要用小刀将绳子割断。

店员好心过来帮忙,他却毫不留情地怼对方:“你觉得我会用刀割伤自己,然后反咬一口告你们吗?”

另一方面,他又很喜欢干涉他人言行,眼里容不得沙子。

但凡他人有一点点不按规则出牌的行为——

比如邻居跑步姿势奇怪啦、邻居的猫在草地撒尿啦、邮差将车开进社区占用停车位啦……

都免不了被他狠狠训斥一番。

确实是一个非常难相处的古怪老人。

而这份难相处的背后,隐藏着奥托内心根深蒂固的一个信念:

这个世界太糟糕了,周围人都是白痴,整天要我操心,根本没人帮得了我。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信念?

我们可以回溯到他的过去:

青年时期,他先后经历父亲离世,由于心肌肥大而应征入伍失败等不幸事件,集贫穷落魄于一身,内心充满卑微。

好在他当时遇见了索尼娅,一个愿意无条件陪伴他、包容他的女子,两人后来喜结连理。

但不幸的是,在索尼娅怀孕八个月的时候,遭遇了车祸,半身瘫痪,还失去了腹中胎儿。

奥托依旧不离不弃地守护着妻子。

但半年前,妻子却患癌去世,彻底离开了他。

从中不难看出,

奥托的一生经历诸多不幸事件,一次次冲击着他生活的稳定性,一次次将他暴露于失控的边缘。

为了保护内在破碎的自己,他只能在内心筑起一道心墙,将他人拒之门外,来躲避“危险”的入侵;

为了维护内在仅存的稳定,他只能通过坚守规则,随时随地规范他人的言行,来保证世界正常运转。

也因此,他形成了一种封闭疏离、与他人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

但问题在于,

他越封闭,就越感受不到他人的善意;他越强势,就越加剧他人的抗拒与疏远。

从而令他陷入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绝望之中

也由此,他想到了自杀,想通过这个方式与妻子“团圆”。

2

感到被需要,是情感破冰的开始

然而,正当他悄悄策划自杀的时候,一家新邻居的闯入,打乱了他的计划。

这是一家混乱喧闹、做事毛手毛脚的移民家庭。

由于初来乍到,他们家总是缺这缺那,常常跑去奥托家借工具,给他添麻烦。

每一次奥托都会骂骂咧咧,一脸不耐烦;

但行动上又会很配合,将工具借给对方。

这种“刀子嘴豆腐心”的回应方式,一直贯穿在奥托与邻居初期的相处中。

有一回,男邻居从梯子上摔下来,被救护车接走了。

女邻居恳求奥托载她与两个孩子一同前往医院。

奥托先是无动于衷,吐槽对方30岁了居然还不会开车。

但看到女邻居焦急万分、语无伦次的模样,他心软了——

不仅开车将女邻居和孩子送了过去,还留在医院一整天替她照看孩子,最后还将出院的男邻居一起接了回来。

几天后,奥托拿着车钥匙,敲开了女邻居的门,准备教她开车。

在公路上,女邻居车技生疏,分不清刹车和离合,开得一颠一簸,错乱百出。

但这一回,奥托却没有继续吐槽她,而是尽自己最大的耐心,一遍遍指导她。

在一个十字路口,女邻居误将刹车当油门,怎么也无法启动车子。

后面卡车不断鸣笛催促,她紧张得浑身发抖,觉得自己糟糕透了。

当时,奥托先是将卡车司机严厉警告了一顿;随后,他语重心长地对女邻居说了一番话:

你生过两个孩子,很快就准备生第三个了;
你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在另一个国家谋生;
你嫁了个笨老公,却把全家照顾得好好的;
你真的很了不起!
世界上一大堆白痴都能学会开车,你肯定没问题的!

这是奥托对女邻居的看见与肯定;

也是一个内在破碎的孤僻老人,对另一个内在混乱的无助孕妇,表达的共情与善意。

在奥托的陪伴鼓励下,女邻居逐渐放下紧张与恐惧,恢复平静,车子开得愈发平稳。

通过帮助一个比自己更弱小的个体,来获得一种“被需要”的价值感和力量感——

是奥托从关系联结中获得疗愈的第一步

逐渐地,两人相互有了信任,奥托也开始愿意向女邻居敞开心扉,讲述他与妻子索尼娅过去的经历。

3

感受到被爱,是关系疗愈的关键

在被需要感的驱使下,奥托持续为外界付出着:

会在邻居外出时,替她照看家中的孩子;

会在路人单车掉链时,替他修理好单车;

……

甚至有一次,他本来打算去火车站自杀,却在看到一名老人跌入铁轨时,跳下去救了对方,并由此成为了平民英雄。

听起来很棒也很有力量,是不是?

但事实上,这一切更多是他在关系中的「单向付出」,而不是「双向滋养」,

能在一定程度提升他的自我价值感,却无法完全填补他内心的匮乏与空虚。

直到有一回,女邻居出于感恩的心理,提出愿意给奥托做美味点心,打扫房间,并清理索尼娅的衣物。

她的本意,是希望能够帮助奥托走出妻子去世的阴影,回归正常的社交生活。

但却激起了奥托强烈的抗拒。

奥托生气地拒绝了女邻居,并失控地冲她大吼:

“我不想把索尼娅赶出我的生命,她是我的一切。”

女邻居盯着奥托的眼睛:“你还有我。”

但奥托却愤怒地跑开了,一个人躲进屋子里,不再理会在外面一脸担忧、苦苦哀求他开门的女邻居。

次日,他因为一些紧急事件跑去女邻居家借手机。

没想到,女邻居一改过往的热情,拒绝了他:

你昨天冲回家连门都不肯打开,你知道我在门外等了多久吗?
我不知道你会不会出事(哭),你把我吓坏了。
我很抱歉提到索尼娅的衣物,但我只是想帮忙,你却把我拒之门外。
所以现在,你不能借用我的电话。

那一刻,奥托沉默了,并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刀子嘴”伤害了一个真正想关心自己的人。

过去,在认识妻子之前,他一直觉得自己的世界是黑白的,是妻子让他的世界有了色彩。

妻子去世以后,他感觉自己又回归到了一无所有的处境,没人理解他,没有能帮得了他。

于是他竖立了一堵厚厚的保护层,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独自躲在角落里添伤口。

现如今,眼前这位看似笨拙,却饱含深情的女邻居,一次又一次地用行动向奥托证明:

“你并非一无所有,有人愿意陪伴你度过糟糕的一天,哪怕你觉得她是白痴。”

真切感受到女邻居的爱与关怀,从而获得一种“被在乎、被重视”的归属感——

是奥托从关系联结中获得疗愈的第二步

逐渐地,他开始放下对外界的戒备,放下故作坚强的伪装,并以“爷爷”的身份融入女邻居一家,与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玩耍,共同度过稀松平常的每一天。

写在最后

影片最后,奥托因为心肌肥大导致的心力衰竭,时日无多。

在医生下达最后通牒的时候,女邻居根本意识不到这是个严重的疾病,还站在一旁调侃奥托:

“看来你的心脏真大,哈哈哈……”

没错,她始终还是那个见识不多、做事毛手毛脚的笨拙女邻居,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回过头来想想,

正是她的无能与笨拙,唤起了奥托的力量感与保护欲;

也正是她的无能与笨拙,令奥托愿意放下防备与她去接触、洽谈,并促进奥托内在情绪情绪的流动。

可以说,

女邻居的出现,弥补了奥托关系的缺失——

让奥托感受到除过世妻子以外,还有其他关系可以依托,可以信任,可以体验到“爱与被爱”的归属感。

虽然最后奥托也去世了。

但他不是带着内心的空洞离开的,而是带着很多关于“爱与被爱”的回忆离开的。

他学会了如何去爱这个世界,同时也体验到了被世界温柔以待的温馨与感动。

如此一生,便已无憾。

这是一个性情孤僻的老人,在经历重重创伤过后,通过关系联结获得疗愈的故事。

从中我也看到了,

在这个充满疏离与隔阂的时代,我们绝大多数人可能会面临的共同的孤独与绝望。

或许,我们也可以试着像奥托一样:

去对别人伸出援手,满足自己被需要的体验;
去表达自己的脆弱,承认自己对他人的需要……

试着在一段安全的关系中,去体验“爱与被爱”的感觉。

疗愈,往往就是在这样的联结中产生的。

要知道,我们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值得在关系中收获更富足的人生。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