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怎样一点点被养脆弱的?

4/24/2020 8:51:55 AM 共享者:吞一 举报


作者:罗大伦博士

过度教养,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常看到幼儿家长对孩子的吃、穿过于在意,总怕吃少了穿少了。等孩子大一些时,家长的焦虑、不信任、不放松,又表现在其他方面。这个话题似乎可以写好长一个系列。这里先讲两类现象。

1


第一类可以概括为:别人有的我孩子也得有,不能让他为此着急。这不一定都是买东西的情况,还包括:别的孩子有的娱乐活动、享受、华丽的大房间和高档儿童家具、钢琴、旅游或出国体验等等。家长常抱怨,是孩子总和别人攀比,比如,同学有弟妹他就也要有。的确,小孩特别是学龄前幼儿,都很喜欢和同龄人比较。这是他们的正常表现,需要家长引导。但是,我发现还有很多时候,是家长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对别人有一点羡慕。当孩子因为别人有而要求得到时,有些家长会毫不犹豫地满足,因为他们真的不能接受让孩子因此着急。

这样做时,家长都是把孩子羡慕、渴求、着急等等状态看做是一种负面事情,觉得孩子很可怜。如果家长自己过去生活条件不好、匮乏感很强,或者现在很缺乏安全感,那么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强到无法忍受。大概,此时我们所怜惜的不是孩子,是自己。觉得孩子可怜,只是自怜而已。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家长总是觉得自己孩子比别的孩子更优秀、对孩子要求也很高,同时,自然也会觉得给他的一切也都要更好、比别人的好。他们心中的目标是要培养“人上人”。这样,没有一个平常心、平等心,也就必然会对孩子给多、做多。


所以,如果家长能把自己的内心整理好,摆脱穷人心态、调整教养目标,事情就会好办很多。没有这些在阻挡,我们就可以看到适度的匮乏的积极意义。


没有别人有的,或许可以让孩子急中生智,想出更多办法。前些天我女儿在小区里和小伙伴骑车玩,玩到天黑,其他几个孩子的自行车都有车灯,她的没有。她跑过来跟我要手机,把手电筒打开放到车筐里(虽然有点让人提心吊胆),然后也一起高兴地骑走玩了。临分手时,她特意问一个好朋友妈妈,车灯在哪买的,请她把购买地址发给我。但我最近很忙,也没顾上买。

或者,有时别人都有的,也不见得对自己就更有好处。我过去提过“简约育儿”,最近也常感慨:我们都愿意给孩子很多东西,但有些东西即使它本身是好的,多了,对孩子来说,也可能是干扰。被太多东西、活动、机会、资源所环绕着,孩子很容易丧失专注、坚持、深入下去的能力。现在太多孩子,长到很大了,都是对世界只满足于物质层面的认识,对做事满足于浅尝辄止的状态,缺乏深度感受生活的体验。我们成人都在努力断舍离,孩子们正在成长,他们是在和环境互动中长大的。所以现在我常常提醒自己,别让过多的物质和信息给孩子带来焦虑、让她变得浮躁。

总之,东西和资源不是越多越好,不是众人都在追逐的就一定于自己有益。

如何引导

那么,当孩子和同学攀比、因为别人有而着急时,家长如何引导呢?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思维水平有限,很难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所以特别爱比较。这时,家长应该多帮孩子发展思维能力,让他看到事情的多样性,明白人们都有各自独特的、不同的生活。

无论是幼儿还是小学生,对于攀比心理,更深层的办法是:平时多给孩子的心理油罐加油,补充心理能量,让他在内心感到满足。怎样做呢——无条件的爱、欣赏肯定、正面沟通、鼓励主动做事、品味和分享美好感受、多一些积极情绪和玩乐的影响、有乐观思维模式、建造大本营……就是我平时常说的那些正面建设。一个内心满足的小孩,真的不是特别在意别人比他多的那些东西。

我女儿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开运动会,老师说家长自愿参加。我的确抽不出时间,班上竟然有大半家长都去参加。孩子也全力要说服我,但我真的没空也真的信任她,就没去。后来其他家长跟我说,你女儿真不错,你没去她也玩的挺开心的。我相信,她当时不会觉得自己很可怜,反倒会觉得自己很独立。事情都是中性的,在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它。

当然,家长都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当时的状态、感受,具体酌情。

2


第二类情况,表现在孩子在群体里竞争中受挫时,家长对孩子的情绪过于放大,积极引导不够。我身边听到一个事例。两个女孩都很优秀,在学校是好朋友,两人都参加市里组织的合唱团训练。后来有个去俄罗斯比赛演出的机会,一个孩子被选上,另一个没被选上。据说,没被选上的女孩和对方反目成仇,(大概因为平时家长也总把对方当“人家的孩子”来教育她)。家长马上请假带孩子去澳洲玩一些天,仿佛她受到了很大创伤一样。

这个事例可能有点极端,但它或许也反映了一部分家长心里的真实状态。

我收到的家长问题中,也有很多与这类情况有关。比如,有家长问,孩子幼儿园大班故事比赛,他没被选上,特别生气,说很多狠话,该如何开导。或者,孩子体育在班里明显很优秀,足球踢得好,但选体育委员时因为某些因素(其他家长搞关系?老师偏向?)没被选上,孩子和家人都觉得不公平,如何对孩子解释……

如何引导

我想,这种情况,我们理解孩子的情绪,对孩子如实解释就可以了。比如,故事比赛没被选上,可以问孩子具体问题:你觉得自己讲的如何?哪里好?哪些方面可以改进?别的小朋友谁讲的好?好在哪里?这样的具体分析,可以让孩子把关注点放在提高讲故事能力上,而不是结果上。每次活动的结果都有很多因素起作用,其中有外界的、不可控的因素我们的目标是:以后可以讲得更精彩。同时,这样的具体分析也可以帮孩子从情绪中跳出来,恢复理性思考。

同样,我们不因为能不能当上体育委员而改变对体育和足球的喜爱。孩子可以照样踢球、组织足球队、带动大家运动。当班级干部,不是有更多特权,而是有更多机会为大家服务。没当上,我们也一样可以找机会为大家服务。

对于老师不公正的情况,也是如实解释就可以这也是帮助学龄孩子了解社会的一个过程。现实世界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动机和做法,同时还有其他大量随机因素,所以一切都是复杂、混沌的,不是黑白分明的。

世界可能在表面、在短期来看,有很多不公平不平等,但不论怎样,我们依然要做正确的事情,或许,这也正是我们要努力的原因——好有能力把世界变成一个更公正平等的地方。

其实,孩子们在群体中,随着不断成长,他们对自己和别人逐渐会有全面客观的评价。他们都自然会努力争取在群体中的地位,也可以很好地接受各自不同的角色。比如,总是被老师偏向的学生,到了小学三、四年级以后,或许老师的照顾反倒会降低他在群体中的地位,变成他交往中的不利因素。另外,在群体竞争中,偶尔受挫,孩子们也不像家长想象的那样脆弱,他们有点情绪,我们正面积极引导就可以。

说到这还要提到另一种情况,就是家长态度的另一个极端——为了怕孩子受挫被打击,而采取一种无所谓、刻意淡化回避的态度,不鼓励孩子参与、不鼓励孩子积极争取。对于各种比赛、评比、演出等等,我们应该支持孩子积极争取。我们参与,主要是为了获得体验、锻炼和提升的机会,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强当家长以这样的关注点来给孩子解释时,孩子反倒会减少了压力,更乐于去争取。如果孩子天性不爱表现,那也不必强求,可以多创造难度小一点的机会,帮孩子一点点增强信心。当然,退一步讲,就算不参与,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在群体中竞争这个方面,我觉得让孩子参与团队体育活动是很好的事情。这是让孩子们在游戏状态中,通过一次次失败,来学习如何接受失败、从失败中获益;学习体育精神和良性竞争——做到既能努力要战胜对手,也能为对手的胜利和精彩表现而喝彩;学习团队合作。这些健康心态的培养,对于孩子们未来处理职场、商业中的关系与竞争,处理人生中的各种境遇,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说点题外话。我觉得学校和家长对于各种活动的安排,也要有更全面的考虑。我感觉现在很多活动,都有点像美国过去“自尊运动”中的做法——为了给孩子提升自尊而给他们过多的不实的赞誉。各种比赛、演出等等,的确有很多积极意义,比如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提升自尊自信,等等。但是,有时具体做起来,大人们似乎无意中也创造了一种好大喜功、做面子工程的氛围。我们是否仅仅是为了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而制造了许多可以让孩子上台领奖的机会?他们是否真的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有了相应的进步?这些荣誉是真正促进了他们的提高,还是仅仅在一次次廉价的光环里一步步地培养了虚荣、自负、自恋,乃至脆弱?

想起有一次,女儿在校外的画画班的老师说,有个画展的机会,她可以把孩子的画送去日本参加一个什么中日韩画展,还可以给证书。我问孩子,她居然拒绝了,问原因,她说,因为她觉得自己那个画不够好,她不是特别满意,所以不想送去展览,以后她要画出来更好的。我听了还挺高兴,因为我也是这么想的。她才画几天画啊,水平实在是很一般,怎么了就参加画展。所以,大概小孩自己真实的想法是更靠谱的,大人们常常只是在添乱。

后 记

一次坐飞机,旁边一位年轻清秀的女生在捧一本书读,我偷眼看到,书名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当时想,这真是很时髦的说法啊!大家都在说这样的话,真实生活里,我们是否真的能如此做到呢?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日子里,是否能把每个事件都变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如果做到了,那我们就学会了点石成金的魔法我们和孩子的世界里,就无处不是金矿。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