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乎!吾师乎!庄子大声疾呼的老师究竟是谁?

2/3/2024 10:44:30 AM 共享者:吞一 举报


如果说庄子一书是一部武侠小说,那里面的武林高手可谓是数不胜数、不可胜道。比如《德充符》中的全德忘形的兀者王骀、申徒嘉、伯昏无人等。

《应帝王》中三次戏弄“神巫”季咸的壶子,《在宥》中的广成子、《田子方》中的田子方、臧地丈人、《徐无鬼》中的徐无鬼、《天地》篇中的伯成子高等。这都是能行不言之教、德行丰厚者,而且非常称职而有作为帝王师、王侯友、隐逸的高士。

还有如《养生主》中目视神运而解全牛的庖丁,《达生》篇中凝神守一用志不分的佝偻丈人、善画图而“指与物化”的工倕,善蹈水的吕梁丈人,《知北游》中的捶钩者等等,这些多为能工巧匠,能够虚心合道、淡泊无为、以事悟道者。

但庄子好像从没有提到他自己的老师,庄子的境界被后世所敬仰,庄子的老师应该也是一位“大宗师”吧?

一、以道为师,反对人师的“异化”

这从《天道》和《大宗师》的两处文本中可得到证实。

《天道》篇云:“吾师乎!吾师乎!齑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庄子渴望对这位老师学习的大声疾呼,那这究竟是谁呢?

我们在看《大宗师》的另外一处与这里十分相似的描述: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这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位庄子所谓“吾师乎,吾师乎”所指的对象正是先于天地,自古自今就存在的“大道”。这样就将使得“师”这一职业身份首次突破人的限定。

不仅“师”之内涵外延得以扩张和超越,“道”本身也被相对地具象化和拟人化,从而获得生动、活泼的现实感。

这是庄子继承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传统,进一步消除“人”与“道”的过渡媒介,直接建立起“人”师法于“道”的关系。可以说“以道为师”之理念是道家所首创。

在人类的教育中,我们知道“师”作为人类种群之特定知识掌握者,在世俗教育中首先是以“人”的身份而存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且以“智者”,“哲人”为师之传统是世界各文明所共有。

但庄子“以道为师”突破了这种狭隘的观念,认为“道”和“人”毕竟有一种割裂和断层,况且“人”总是有一种自身的价值判断,对知识各执一端,而不能“得其环中”。

正如《庄子·达生》所说“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闻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

所以庄子在《天下》篇中感慨道:“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显然,庄子对于“人师”对“道术”的肢解和破坏有一种深刻的领悟。

难怪后世韩愈会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避免了“尊师重道”的世俗师道传统对于教育的异化。巧合的是,几乎与庄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发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振聋发聩的声音。“以道为师”强调对于真理的坚守而非对“人师”的盲从,这在当时有着超前且超越的时代意义。

二、以人为师,沟通天道

当然,庄子不会去否认人世教育“以人为师”的事实,形上世界的“以道为师”恐怕终究要落实在“人”身上。所以《庄子》的师道观是从“道”下贯到“人”,又从“人”上通达“道”,真正的“人师”可以是沟通天人的媒介。

能为人师者,本身必须是能与天合德的得道之士,尽管有的身体残疾,但却有“德全于内”在的心性。庄子以兀者王骀为例说: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鲁人王胎虽然身残,却能了悟至道,通晓教育的规律,他自己“立不教,坐不议”,使学生“虚而往,实而归”,是庄子认可的人师。

他不仅可以和名重天下的孔子“中分鲁”,甚至能使孔子都愿意“引天下而从之”,由此可见王骀身体残缺,却能通达大道,与大道玄同,行不言之教,为无为之事,遵循大道的行为法则,亦不失为真正的师者。

庄子文字中最高境界的人师者莫过于至人、神人、圣人。所谓至人如《人间世》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至人达到了超凡脱俗的无我两忘之境。

所谓圣人,其境界“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导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所谓神人如《逍遥游》描绘的藐姑射之山上的神人“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他们都恬淡虚静,寂寞无为,顺任自然,遨游于无始无终的道境,因而使万物无病无灾,自我化育。然而他们不居功自傲,完全与天地大化融为一体,使得外物不能伤害他。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些冥合大道的至人、神人、圣人忘怀功利,不求闻达,持守恬淡寂寞虚无无为之道,让万物顺任自然,自我化育,而使生命世界生生不息,因而是至高无上的传道授业者。

庄子在《则阳》篇中说:“圣人达绸缪,周尽一体矣,而不知其然,性也。复命摇作而以天为师,人则从而命之也。忧乎知而所行恒无几时,其有止也若之何?”

圣人自然而然地周尽一体,却不自知,这是他的本性,也是他以天(道)为师的结果。所以人要顺从自然而遵循道的遗迹,则自然不会和道相割裂。

正是如此,《庄子》笔下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道的化境,《庄子》对他们的尊崇体现了其“以道为师”的思想。这也许就是庄子向“道”要呐喊“吾师乎,吾师乎”的原因。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