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整理自梁冬、徐文兵对话《黄帝内经》第一季。)
01
60岁才是人生的开始
什么叫“尽其天年”?按中医的理论来说,人的一寿是60岁,60岁一个甲子,像2009年就是我们新中国的一寿。
学过《黄帝内经》,方明白60岁才是人生的开始。那么,我们说的长寿是80岁,到了100岁,我们就说长命百岁。什么叫天年?道家认为天赋给你的寿命叫天年,是多少呢?120岁,是两个甲子。
我们现在人到60岁就退休了,觉得自己好像整天就没事干了,混吃等死。我们现在做过一个统计,60岁到65岁发病率是60%,死亡率是多少?40%,就那么高!这其实传达一种什么信息呢?很多人觉得退休了就等于歇菜了,人生就这样了。唉,就完了! 但如果学过《黄帝内经》之后,他就应该明白,60岁才是人生的开始。
什么叫人生的开始?就是说60岁之前我为了孝敬父母,为了养育孩子,为了奉献给国家或者奉献给自己的单位,这是什么?贡献!为别人活着; 退休以后呢?开始为自己活着。人要是真能做到为自己而活的话,他的身心应该是和谐愉悦的,因为生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曾经陪着一帮八九十岁的老头老太太唱卡拉OK,他们就不是那种混吃等死的心态。
02
《素问》是对生命中最基本问题的解释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每部分81篇,那《素问》和《灵枢》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说到素问,说到这个“素”字,得先讲起中国人在哲学上的一个观点。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叫“素质”,这个词我们经常说,但不知道它其实是道家里面一个很高明的哲学概念。
有个超市叫“易初莲花”,有没有人想过“易初莲花”的“易初”是什么意思?“易”其实就是世界开始、混沌未分的那个状态,所以,道家管“易”那个状态叫“未见气也”,连气都没有,用数字表达就是零。“初”是什么状态?是气开始了,是第二阶段——“气之始也”。气凝固到一块儿以后就开始成形了,成为形的那个开始就是“始”。那么,有形的东西,比如说石墨是碳,金刚石也是碳,组成它们的那个最基本单位是一样的,但为什么表现出来的形——那些功能、性质等不一样呢?
从最基本的组成结构上,石墨、金刚石是一样的,都是碳,六个质子、六个中子,但是它们分子间的结构不一样。我们知道,金刚石是最稳定的一个六棱形结构;石墨是平行的。由于它们分子之间内部结构不一样, 导致它们表现出来的那个形状、状态就不一样,这叫“质”(素质)不一样。
总结起来, 道家认为世界上的事物的发生就四个阶段:易、初、始、素。所以,“易初莲花”讲的是最开始,世界的本源,是零和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以,《素问》问的是什么啊? 就是第四阶段!因为它问到人的经、脉、肉、皮、骨这些有形有质的东西,先从 “臭皮囊”,从我们肉眼看到的、能摸到的东西开始问,这叫“素”。先从“素质”入手,然后就到 “形”——就是我们那个“开始”的“始”;再往前推,讲经络、讲气;最后,回归到灵,就讲神——“易”的阶段。其实,是倒推精气神。所以, 《素问》是对生命中一些最基本问题的解释,用互联网的话说叫FAQ,它是打基础的。
03
人贵有自知之明
按正常来说,人一生应该有12个节奏(周期),因为天年是120岁嘛!但是,绝大部分人活不到120岁,因为他们“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我们应该倡导一个口号叫“清静自然,回归传统”,现代人出现疾病,导致过早的夭亡,这其实是生活方式有问题。而你之所以采取这种生活方式,实际上是生活态度的问题。再往后推,就是价值观的问题—— 你认为什么重要,或者什么不重要。
实际上,道家的很多书都在讲贵生。什么叫贵?以和为贵。贵和富还不一样,某人到饭馆儿,把最贵的菜点一遍——这叫富人,有钱。但有些人到了饭店后,会想到今儿是什么季节,我是什么体质,我处在什么地方,想好后才点几个适应天时、地利和自己体质的菜,这种人叫贵人。
孔子说过一句话:“人贵有自知之明。”反过来说, 有自知之明的人是谓贵人。贵的反义词是什么?贱。贵人的反面就是贱人,就是犯贱!我现在发现,犯贱的人太多,都是没有自知之明,没有自我的人。没有自我的前提是什么?根本就不了解自我。另外,就是认为自己不重要。 很多人活了一辈子,都是庸庸碌碌的,就这么活下来了,所以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我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唤醒中国人骨子里的贵族意识的原因。
如何唤醒国人骨子里的贵族意识?
第一,告诉人们,人贵有自知之明,平常要静下心来, 关注一下自己,体会一下自己,要恢复知觉。现在好多人没有“觉”,吃香的、喝辣的,最后到医院一查,胃癌。很多人得病,不是别人害的,也不是细菌、病毒害的,谁害的?自个儿害的,因为他没有自知之明。
第二,不要无知,不要对自己一点不了解。比如,我们问一些人:“你身体不好,是身不好,还是体不好?”人家说:“不知道!”他根本不知道身和体有什么区别。
古人讲,不知医为不慈不孝,其实不知医也不贵。不知医,就不了解自己,就容易犯贱。怎么犯贱呢?今儿流行什么,就跟着去,瞎跟风。墙头草,没根儿!这种人,别人说什么就容易信什么,你有根的话你就有判断,有鉴别,有取舍。没根儿的人表现出来是什么?来阵风就跟着走。今儿流行吃什么保健品,就吃。现在又吃什么海参,过两天又吃蘑菇,这就是无知导致的。
04
把生命永远放在第一位
人很多时候之所以会得病,之所以自己把自己耗散致死,无知致死,是因为自己身体里面有好几个“我”,而且这几个我还互相掐。印度智者克里希那穆提就讲过这个事情: 人生的悲剧来自于一脚踩刹车,一脚踩油门。
心和意在打架,这是最可怕的一种生活方式。有些人本来很痛苦,仍要强作欢颜;本来觉得一件事很搞笑,但又不敢笑。记得有个人告诉我说,多年前某一个祸国殃民的人死了,他特想笑,但在当时那种环境,他又不能笑。所以,后天的意识——理性老是在和身体的本性冲突打架。本性被理性压抑久了,有的人很干脆,直接就自杀;还有些人整天处在这种内疚和自责的情绪、心态里面,慢慢折磨自己,把自己折磨死;还有人就是得病,叫自身免疫性疾病,自己分泌一种细胞——吞噬细胞,把自己的免疫细胞杀死。
人身体里面有好几个自己,就像有些人突然做出一件事,别人都觉得莫名其妙,但就是他做的呀。所以,我们一定要“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就是 了解自己的身体,就是了解自己的气、能量,了解自己的心,了解自己的意,这就是我们的“素问”。
所以,第一要贵自知, 第二要贵生,把生命永远放在第一位,道家认为,你要是拿自己的宝贵生命去搏取一些身外之物的话,等于是拿宝贵的珍珠去打鸟——“以隋侯之珠,射千仞之雀”。
最后一个叫“和为贵”。就是说,我了解自己了,然后还能跟所有奇奇怪怪、形形色色的人和谐相处,这叫“和为贵”。有些人走哪儿都树对立面,到哪儿都制造矛盾,拉一派打一派;有些人走哪儿都一团和气。这个走哪儿都一团和气的人就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人。
总结起来就是,第一,人贵有自知之明;第二,贵生,不要被其他的什么说教闹得把生命瞎献出去;第三,和为贵。
你觉得生命中
最重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