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祖说“上善若水”,是不是善行也有等级差分?

7/5/2021 11:27:42 AM 共享者:吞一 举报


道祖说“上善若水”,是不是善行也有等级差分?


大众对《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概念非常熟悉,在作白话解释时,往往会根据字面意思解读为“上等的善行应该如同水一样”,或者“上等德行的人具备如同水一般谦卑、处下、利万物而不争的品德”。从字面意思理解,或者从教化世人与人为善的角度理解,这样的解读都是合情合理的。但仍然有人会提出疑问,难道“善”也要分出上下高低、三六九等之别吗?


道教是一门宗教,必然有其宗教之社会意义。道祖在《道德经》80章提出了“小国寡民”的思想,指出如果人人都能遵道而行,日常的言语行为都符合本然真性而没有私心杂欲时,那么整个社会也就再无任何不公平的现象出现。人们不再生出过多的贪求,所以即便有什伯之器,也都无所可用。“小国寡民”,并非是指要让国家变小、百姓变少,而是要摒弃向外扩张的“大”的概念,明晓自我之于天地自然而言的渺小,所以才能敬天地、畏鬼神、法先祖、宗教化,人间的社会秩序才可以和谐共生。


想要实现这一伟大的理想,第一步基石便是收回人们因贪因着的心思。贪恋产生于未得和不知足,因心中有欲而身又不能得,所以就想使尽机巧逾越规矩而为自己行方便。从纲常伦理的层面来说,这便是恶心恶行产生的根苗。所以教化的意义,在于使人们认识到贪恋终将会导致的祸患。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中说得明白:“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因为今日产生了不好的心思、并作出了伤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这是为自己种下了恶因,日后也必定会承担这份恶果。不明大道之人,看不到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不明白此时因和后时果之间的必然,所以总是贪图一时的畅快,待到果报临身时却又后悔不及。由此,也就凸显出以善为教化的重大意义。


道教讲善,是从多个角度来理解的:


第一个层面,便是世人口中常说的善恶之善。既生肉体凡胎,便是有形有相、有贪有恋之体。又因为每个人的根器不同,有的人是被自己的贪念牵着肉体走,有的人则会心生慈悲、不忍因为自我的一时贪欲而使他人他物受苦。这样一对比,就有了善与不善的分别。道祖当初“见周之衰”西隐而去,是因为当时的人间太多不义争杀,人人都成了欲望的奴隶,所以才会导致天下大势的衰败。若想避免这样的结局,就必须要从源头上杜绝产生过度的、不合己身之道的念头和行为,劝导人们要语善、视善、行善,唯有以善念对众生,才能彼此互不相伤,才会把纷乱世界变成人间桃源。


儒家孔学曾提出克己复礼的思想,是要人们能够守住自己的本分礼节而不妄做妄为。如果人人都能守本分,天下又怎么会有纷争呢?在这一点上,儒道两家的观点有着高度一致性。但劝善,其实已经是在降本流末之后而行的复本还元的手段,是天下已经产生了恶,人们才意识到善的珍贵,这是后天的教化之功。那么,有没有可能使人们从本性上不再产生恶呢?这也就引出了道教善恶观的第二个层面,缮性。


道祖说“上善若水”,是不是善行也有等级差分?


缮性,可简单地理解成是对本性的修缮。为什么要修缮?毫无疑问,是因为我们的本性坏了,因为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被教育了这样好、那样不好以至于产生了分别心,我们有心理和生理上的多重需要并会因此而衍生出贪求和享受的欲望,不能再如同婴孩一样保持住最原始的、朴素的、人我无伤的自然状态,所以才需要去修缮。


关于修缮的方法,道教众多经典中都有提及,如保持身心的清静、常行忏悔等等。所有一切的行最终通向的果,从浅层次看仍然是使人保持善心善行,但更进一步说,则是使人们回到心如常寂的状态。南华真人形容此种状态时,用了形如枯槁、心如死灰两个词语,是说此时人们不会产生任何的欲求,把所有的心思都回归到自我的内在。目不外视、耳不外听、心不外求,诱惑是外在,欲望是内因,如果能从自身断绝了欲望的根,外在世界的形形色色又怎么会成为诱惑呢!


诚然,南华真人叙说的是得道圣人的状态,是“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的古之真人,远非如你我之流尚且在人间探寻修行路。我们虽然在大道的层面去论善,但归根于底仍然需要回到人间社会去讲说。并非是善需要分等级,而是我们修行应该从最基础的层面做起,先让自己成为一个良善的人,心中无私、无忧,再以清静之心度人、度世,这才当是为修行人该做的事情。


一味去思考哪种方式的高低差别,不免又流于修道的末端了。

来源:道教之音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