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疡医大全

小儿囟陷门

小儿囟陷门主论

冯鲁瞻曰:囟陷者,有因脏腑蓄热,渴饮水浆,致成泻痢,久则血气虚弱,不能上充髓脑,故下陷如坑。此乃胃虚脾弱之极,宜急扶元,若与枕骨并陷,百难救一。亦有父精有损,母血虚衰,禀元不足,是以形容枯瘦,阴阳两亏,无时温热而囟陷者;有因蓄热不除,渐至身羸发落,脚缩手拳,皮焦鹤膝,血绝筋衰而囟陷者。宜各随证调治,枕陷尤重于囟陷,不独小儿也。盖耳后方圆一寸,皆属于肾,陷则肾元败矣。(《锦囊》)

澄曰:囟陷,乃病后元气不振,所以陷也。惟内服异功散,扶脾保元,此为良策。

小儿囟陷门主方

婴宁汤 治吐泻后感寒囟陷。

人参(五分) 白茯苓 木通(各七分) 炙甘草(一分) 川芎 酸枣仁(炒,各四分) 升麻(煨) 制附子(各三分) 姜引

乌附汤 治囟陷。

生附子(五钱) 雄黄 绵川乌(生用,各二钱)

研末,用连根、叶生葱捣成膏,空心贴囟上。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