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水痢方六首

《广济》疗水痢及霍乱,《崔氏方》同,云冷痢,食不消化,及有白脓,日夜无节度。但疑是冷,悉主之方。

白石脂 干姜(各八分)

上二味,捣筛为末,以沸汤和少许面薄糊和药,并手捻作丸,如食法。下不止,加干姜八两。忌如常法。

又疗水痢腹中气方。

茯苓(八分) 白龙骨(八分,研) 诃黎勒皮(八分) 黄连(八分) 酸石榴皮(八分)

上五味,捣筛为末,蜜丸,空心以饮服如梧子大三十丸,日二服,瘥止。(出第四卷中。)

文仲疗水痢百起者,马蔺散方。

马蔺子 干姜 黄连(原无分两)

上三味,为散,熟煮汤取一合许,和二方寸匕,入腹即断,冷热皆治,常用神效,不得轻之。忌猪肉、冷水。

又方

朽骨灰(牛骨灰亦得) 神麹(炒黄)

上二味,等份,为散,空腹饮服一方寸匕。无六月六日麹时,用常麹亦得,御传。(并出第三卷中。)

《经心录》主水痢方。

鸡子(二枚) 黄蜡(一两)

上二味,熬熟食之,宜空肚食之,日三服佳。

又方

黄连 仓米(各三两)

上二味,作散,和鸡子七枚,令熟并捻作丸,煮赤豆作浆粥,服三十丸,日三服。若渴但饮豆浆粥。(并出第二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