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太平圣惠方

辨少阴病形证

伤寒五日,少阴受病,其脉微细,但欲寐,其人欲吐而不烦。五日自利而渴者,属阴虚,故引水以自救。小便白而利者,下焦有虚寒,故不能制水而小便白也。宜龙骨牡蛎汤。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是为心脏有积热故也,小便必难,宜服猪苓汤。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在里,不可发其汗,宜承气汤。

少阴病下利止,恶寒而踡,手足温者可治也,宜建中汤。

少阴病恶寒而◇,时时自烦,不欲厚衣,宜大柴胡汤。

少阴病而一身手足尽热,热在膀胱,必便血也,宜黄芩汤。

少阴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发热者,宜葛根半夏汤。

少阴病始得之其人发热,脉反沉者,宜麻黄附子汤。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脉沉者,宜四逆汤。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

少阴病其人吐利,手足逆,烦躁者,宜吴茱萸汤。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宜猪苓汤。

少阴病咽痛者,宜甘草桔梗汤。

少阴病下利,宜白通汤。

少阴病下利服白通汤止后,厥逆无脉烦躁者,宜白通猪苓汤;其脉暴出者死,微微续出者生。

少阴病四肢心腹痛,小便不利,或咳或呕,此为有水气,宜玄武汤。

少阴病下利水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恶寒,其人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时利止,而脉不出者,宜四逆汤。

少阴病下利,咳而呕,烦渴不得眠卧,宜猪苓汤。

少阴病口燥咽干,急下之,宜承气汤。

少阴病利清水色青者,胸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宜大柴胡汤。

少阴病其人腹满,不大便者,急下之,宜承气汤。

少阴病其脉沉者,急当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病其人饮食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手足寒,脉弦迟,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宜吐之,宜瓜蒂散。

少阴病若膈上有寒欲干呕者,不可吐,当温之,以四逆汤。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