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医学史中,不论西方还是东方,对人患病时所呈现症状的描述和对它进行治疗,都要涉及对病人本质的认识,例如,病人的躯体如精神(心理)是怎样构成的?他们是怎样活动的?在什么情况下通过什么手段恢复原来的健康状态和正常机能的?他的躯体和精神是什么关系?他与周围的人和环境的不同关系对他疾病的发生有什么影响?采取什么手段保持自身的健康不患病并能长寿?等等。从古代的医学著作中,可以看到当时医学家的医学哲学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的观点。尽管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处在萌芽状态,但防治疾病都很注意心理的一面。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前377)提出了著名的体液学说,认为体液不平衡是导致疾病的原因;他认为人体由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组成,并由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产生了人体不同的性质,为心理学的气质和性格特征打下了基础。他还认为医生医治的不仅是病而且是病人,主张在治疗上必须注意人的性格特征、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
与此同时,最早的祖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表达了我国古代医学家的精辟的医学哲学思想,对疾病的防治提出了全面、系统、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论述。对人的心理作用的阐述贯穿在该书的各章节之中。以下重点介绍《内经》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1.《内经》把人的心理活动称为“心”或“神”(“心者、君主之宫,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具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神的活动是经“五神”和“五志”来表现的。所谓五神即神、魂、意、志,发属于五脏(“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又产生五志:即喜、怒、悲、忧、恐(“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并认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又从五志发展成喜、怒、悲、思、忧、恐、惊七情之说。这些论述说明了人的心理活动和其躯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甚至将各种情绪与各个内脏功能一一对应起来。祖国医学中所指的五脏并不是现代医学中的五脏,只是表述了躯体内各脏器的功能。《内经》又指出:“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以成为人……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立而终矣”(《灵枢.天年篇》。这种“神形相即”,即心身统一的思想,贯彻在祖国医学的医学哲学思想中。
同样,《内经》中也观察到人具有不同类型,根据阴阳归类的法则,分为“太阳之人”、“少阴之人”、“太阴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种类型。又根据五行归类的法则,分为“木形之人”、“火形之人”、“土形之人”、“金形之人”、“水形之人”五种类型。在这五种类型之中又根据五音、阴阳属性、态度划分二十五种类型的人称为“阴阳二十五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每一种类型都具有一定的性格特征,如木形之人劳心多忧,火形之人少信多虑等。
2.在疾病的发生和症状的表现上可以看到:在强烈、持久的情绪波动下可以引起躯体疾病,如“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口问篇》);“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余知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由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甚则呕血及餮泻……悲则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恐则上焦闭……下焦胀……”(《素问.举痛论篇》)。躯体疾病时也出现相应的心理反应,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者笑不休”(《灵枢.本神篇》),严重者则产生精神症状,如“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言”(《素问.厥论篇》)。阳明经属燥热,在人发高热之际,躁狂骚动,并有幻觉。
3.在诊断疾病时,《内经》特别重视病人的经济状况、生活起居习惯、饮食嗜好、是否存在思想顾虑、性情是否勇敢或胆怯等。如果事先不了解病人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就切脉诊断和治疗,难免不犯错误。“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暖,不适饮食之宜,不知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素问.征四失论篇》)。“凡未诊病者,必闻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在脏腑,不变躯形,诊之而疑……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此治之二过也”(《素问.疏五过论篇》)。
4.在治疗疾病时,《内经》很重视心理治疗的作用。治疗时要对病人指出疾病的危害性,以引起对治疗的注意。告诉病人疾病是可以治好的,使其与医生配合治疗,并告以具体的措施和调养方法,解除其苦恼的消极心情。如“人之情,莫不恶死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灵枢.师传篇》)。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例如在行针时,“……新怒勿刺,已刺勿怒,……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灵枢.终始篇》)“……用针之要,无忘其神”(《灵枢.官能篇》)。
5.“防患于未然”是祖国医学一贯强调的观点,从而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摄生方法。精神摄生,修心养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指出人如清心寡欲,精神保护得好,就不会生病。如“夫上古圣之人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如果知道养生之道,在日常生活、饮食、劳动中都定时定量,保持一定规律,就能使身体和精神都充实,延年益寿,活到百岁。如“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于天年,度百年乃去……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篇》)。可见只有讲究心理卫生,保持情绪安定,才能健康长寿。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