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药百科

收涩药»固精缩尿止带药»椿皮

药用

为苦木科植物臭椿(樗)的根皮或树皮。 主产于山东、辽宁、河南、安徽等地,全年可采,剥下根皮或干皮,刮去外层粗皮,晒干、切段或切丝。生用或麸炒用。

药性

苦、涩,寒。 归大肠、肝经。

功效

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

应用

1、赤白带下。本品苦可燥湿,寒以清热,涩能收敛。既可清热燥湿,又能收敛止带,为止带之常用药物。治疗湿热下注,带脉失约而致赤白带下者,常与黄柏等同用,如樗树根丸(《摄生众妙方》)。

2、久泻久痢,湿热泻痢。本品收涩止泻,清热燥湿。治久泻久痢,常与诃子、母丁香同用,如诃黎勒丸(《脾胃论》);治湿热泻痢,常与地榆同用,如椿根散(《鲁府禁方》)。

3、崩漏经多,便血痔血。本品善能收敛止血,因其性寒,尤宜用于血热崩漏、便血者。治崩漏、月经过多者,常与黄柏、黄芩、白芍、龟甲等同用,如固经丸(《医学入门》)。治便血痔血,可单用本品为丸服;或与侧柏叶、升麻、白芍等同用,如椿皮丸(《丹溪心法》)。

此外,本品尚有杀虫功效,内服治蛔虫腹痛;外洗治疥癣瘙痒。

用法用量

煎服,6~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用。

古籍摘要

《新修本草》:“椿木叶,味苦有毒,主洗疮疥,风疽,水煮叶汁调之。皮主甘”。

《本草拾遗》:“主赤白久痢------疳虫,去疥 ------下血”。

《日华子本草》:“主女子血崩,产后血不止,赤带,肠风泻血不住,肠滑泄,缩小便。”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