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许仁则小便数多方四首

许仁则论:此病有两种,一者小便多而渴,饮食渐加,肌肉渐减,乏气力,少颜色,此是消渴;一者小便虽数而不至多,又不渴,食饮亦不异常,或不至多能食,但稍遇天寒冷即小便多,更无别候,此是虚冷所致。大都两种俱缘肾气膀胱冷,不瘥便能杀人。肾虚腰冷,无所为害。若候知是消渴,小便数,宜依后茇葜等八味汤、黄芪等十四味丸,并竹根等十味饮、小麦面等十四味煎,以次服之方。

茇葜八味汤方。

茇葜 土瓜根(各三两) 黄芪 地骨皮 五味子(各四两) 人参(三两) 石膏(八两,碎) 牡蛎(三两)

上药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每服如人行十里服一剂,服至五六剂佳。隔五日服一剂,剂数满,宜合后黄芪等十四味丸服之。

又黄芪十四味丸方

黄芪 黄连 土瓜根(各五两) 苦参(三两) 玄参(六两) 瓜蒌 地骨皮 龙骨 茇葜 鹿茸(炙,各四两) 牡蛎(熬) 人参 桑螵蛸(炙,各三两) 五味子(一升)

上药捣筛为末,蜜和为丸,用后竹根饮下之。初服十五丸,日二服,稍加至三十丸,如梧桐子大。忌猪肉、冷水。

又竹根饮子方。

竹根 生茅根 芦根(各切五升) 茇葜(切,二升) 石膏(一斤,杵碎) 乌梅(三十枚) 生姜(切,一升) 小麦(三升) 竹沥(二升) 白蜜(一升)

上药以水五斗,煮取一斗,去滓,内竹沥及蜜,著不津瓶贮之,用下前丸。纵不下丸,但觉口干及渴即饮之,如热月,即逐日斟酌煎之,多则恐坏也。如不能作此饮,且用乌牛乳下丸及解渴,日服丸及饮。夜中恐虚热,宜合后小麦面等十四味煎,细细含咽之。

又小麦面十四味煎方。

小麦五升,以水硬溲之,别于水中揉挺,令面粉尽,面筋别成一块即止。以此面粉汁别器澄停,沥却清汁,即以稠粉盛于练袋子中漉,著令微燥。生葛根五挺,径三寸,长二尺,碎捶,于水中揉挺,令葛根中粉汁尽,别器澄停,盛贮一如小麦面法。生瓜蒌五斤,捣如上法。胡麻三升,去皮,熬令熟,为散。[/堇]竹根切一斤,生茅根切一斤,生芦根切一斤,乌梅五十个,以上用水五斗,缓火煎取一升半,去滓,澄取清。冬瓜汁二升,生麦门冬汁三升,生姜汁一升,牛乳一升,白蜜二升,先取竹根等汁,和冬瓜以下汁,微火上煎减半,次内牛乳、白蜜,又煎六七沸,投小麦面粉、生葛粉、瓜蒌粉、胡麻散于诸汁中,煎和,熟搅之勿住手,候如稠糖即成。成讫止火待冷,贮别器中。每夜含如此。初服一枣大,稍稍加至一匙,亦任性日日含之。欲作丸,饮服亦得。(出第十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