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医学见能

寒热

〔总诀〕寒热阴阳朕兆机,互根互换理难知。或虚或实分真假,表里能明乃可医。

发热恶寒,皮毛洒淅无汗者,风寒闭肤表也。宜原方麻黄汤。

麻黄(七分) 桂枝(二钱) 杏仁(三钱) 甘草(一钱)

歌曰:恶寒发热汗无流,麻桂经方仔细求。杏助麻黄甘助桂,皮毛洒淅此方投。

(伯未按:余家遇感冒不服药,购防风五钱,紫苏五钱,荆芥五钱,薄荷三钱,洗汤蒙首熏,待背上汗出,口流冷涎,即已。)

发热恶风,翕翕然而自汗者,风寒袭腠里也。宜原方桂枝汤。

桂枝(二钱) 白芍(三钱) 甘草(炙,二钱) 大枣(四枚) 生姜(三片)

歌曰:热兼汗出忌风吹,汤用生姜及桂枝。芍枣和甘营气顺,解肌还赖粥浆随。

但热不寒,口干舌燥便黄者,阳明之燥热也。宜原方白虎汤。

石膏(三钱) 知母(三钱) 甘草(一钱) 粳米(二钱)

歌曰:但热无寒小便黄,口干舌燥渴难当。知膏粳草生津液,白虎原方仔细详。

但寒不热,并无燥渴等证者,少阴之阳虚也。宜长沙附子汤。

附子(二钱) 白术(三钱) 人参(二钱) 云苓(三钱) 甘草(一钱)

歌曰:但寒无热少阴虚,术附回阳体自舒。甘草参苓俱补气,气和身暖病能除。

皮肤发热,夜晚潮热更甚者,阴血不濡阳也。宜当归补血汤。

当归(三钱) 生地(三钱) 黄芪(二钱) 人参(二钱) 枯芩(三钱) 合欢皮(二钱) 山萸(三钱) 百合(三钱) 麦冬(三钱) 黄柏(二钱) 龟板(二钱) 慈竹叶(一钱)

歌曰:皮肤发热夜来增,滋补归萸地合参。柏龟芩冬合欢竹,黄芪益气液升腾。

子午发热,睡后更觉盗汗者,虚劳骨蒸热也。宜柴胡清蒸汤。

柴胡(一钱) 黄芩(三钱) 当归(二钱) 白芍(三钱) 生地(三钱) 丹皮(一钱) 桃仁(二钱) 蒲黄(三钱) 胆草(二钱) 云苓(三钱) 贝母(二钱) 杏仁(三钱) 甘草(一钱) 鳖甲(炙黄,二钱)

歌曰:盗热常居子午时,夜来更甚用丹皮。桃蒲归芍柴芩地,胆鳖甘苓贝杏施。

寒热往来,发作有定时候者,少阳经疟疾也。宜独活黄芩汤。

独活(五分) 黄芩(三钱) 知母(三钱) 柴胡(三钱) 羌活(五分) 花粉(三钱) 槟榔(一钱) 厚朴(一钱) 枳壳(一钱) 杏仁(三钱) 炒栀(三钱) 石膏(三钱)

歌曰:往来寒热用柴芩,二活知膏杏枳寻。花粉槟榔栀朴草,薄荷加入疟难侵。

(伯未按:若疟发三四次后,用柴胡、黄芩、常山、草果、生姜、大枣煎服即止。惟服时在疟发前一小时。又三阴疟不愈者,以鹅卵于朔望日生者煮熟食,立已。)

朝发寒冷,入夜则又发热者,阳气陷入阴也。宜补中益气汤。

人参(二钱) 白术(三钱) 甘草(二钱) 陈皮(一钱) 茯苓(三钱) 黄芪(一钱) 升麻(一钱) 当归(三钱) 柴胡(一钱) 生姜(三片) 大枣(四枚)

歌曰:朝寒夜热用升麻,再入参归术草偕。陈茯黄芪姜共枣,补中能使气和谐。

身热面赤,下利清水完谷者,里寒而外热也。宜加味白通汤。

干姜(二钱) 附子(二钱) 葱白(五根) 甘草(一钱) 猪胆(一个)

歌曰:面红身热似阴亏,下利缘何谷未糜。温里急需姜与附,葱和胆草作汤医。

身热面赤,烦躁欲卧泥水者,阴甚而格阳也。宜益元艾附汤。

人参(二钱) 干姜(二钱) 附子(二钱) 艾叶(一钱) 白术(二钱) 茯苓(三钱) 黄连(一钱) 甘草(一钱) 知母(三钱) 五味(一钱) 故纸(二钱) 香附(一钱)

歌曰:热烦欲卧水泥中,阴甚需参姜附攻。互用知连冬味草,苓葱纸艾性温通。

春月发热,气喘而口干渴者,感风热之气也。宜加减麻杏汤。

杏仁(三钱) 麻黄(八分) 石膏(三钱) 甘草(一钱) 僵蚕(三钱) 知母(三钱) 花粉(三钱) 连翘(二钱) 银花(二钱) 白芍(三钱) 蝉蜕(七个) 菊花(一钱) 牛蒡子(一钱)

歌曰:渴兼发热在春天,麻杏知膏急与煎。花粉银翘牛蒡菊,再加芍草共蚕蝉。

夏月发热,口渴而心烦懊者,伤暑热之气也。宜加味六一散。

炒栀(三钱) 麦冬(二钱) 滑石(三钱) 甘草(一钱) 黄芩(二钱) 花粉(三钱) 杏仁(三钱) 香薷(一钱) 厚朴(二钱) 木通(二钱) 石膏(三钱) 荆芥(一钱) 知母(三钱) 银花(二钱)

歌曰:夏天热渴暑为殃,滑草栀冬芩粉详。通朴杏薷膏合芥,银花知母性清凉。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