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灸瘿法一十三首

《千金》灸诸瘿法。

灸肩髃左右相宛宛中,男左十八壮,右十七壮;女右十八壮,左十七壮。再三,以瘥止。

又法

灸风池百壮,风池夹项两边,两穴两耳上发际中。(通按:此条《千金》、《圣济》作灸风池百壮,又灸两耳后发际百壮,乃是两条,然《明堂》无发际穴。)

又法

灸大椎百壮,两边相去各一寸半,小下垂,各三十壮。

又法

灸颈冲,颈冲在伸两手直向前,令臂著头,对鼻所住处灸之,各随年壮。凡灸五处九穴。(《翼》、深师并同。通按:颈冲即臂臑穴,在肘上七寸,其灸五处九穴即风池、发际、大椎、大杼、颈冲五处,共九穴也。)

又瘿上气并短气方。

灸肺俞一百壮。

又瘿上气胸满法。

灸云门五十壮。

又瘿恶气方。

灸胸堂百壮。

又瘿恶气法。

灸天府十五壮。

又瘿劳气法。

灸冲阳,随年壮,在肘外屈横纹头是。(据此是曲池穴,冲阳在足跌上五寸。)

又疗瘿法。

灸天瞿三百壮,横三间寸灸之。

又瘿气面肿法。

灸通天五十壮,在耳上二寸。

又灸瘿法。

灸中封,随年壮,在两足趺上曲尺宛宛中。(并出第二十五卷中。)

又灸瘿法。

灸耳后发际,有一阴骨,骨间有一小穴,亦有动脉,准前灸,大效。以上穴所在,具三十九卷《明堂》中。(出第六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