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医漫话

图说海洋本草之海螺

海螺,又名峨螺、凤螺、菠螺、红螺,为骨螺科动物脉红螺、皱红螺的鲜肉。海螺味甘、性凉,入肝经,有清热明目之功,主治目痛、心腹热痛等。

海螺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海螺因味道鲜美,口感宜人而位列海珍,令食客们为之倾倒。如宋代丘葵《吕所盘以诗送茅柴酒与红螺用韵以谢》:“玉液新蒭彻度清,琼肌脱壳有余馨。”

海螺品类繁多,薄者可做海螺号角,如清代成鹫《海螺岩》:“木客鸣鸣吹海螺,谷神踏踏来和歌。”海螺光影灼灼者可雕琢成工艺品,如唐代庄布“美人擎在金盘腹,错认海螺斑碌碌”句,明代苏葵“海螺杯自酌椒浆”句。

综观海螺历史,最负文名的是螺钿。螺钿在商周时即入漆器中,唐宋又大发扬,诗情之盛远超海螺等。如宋徽宗赵佶句“螺钿珠玑宝盒装,琉璃瓮里建芽香。”宋代王绅句“雨过翠色排螺钿,雪后清姿见柏松。”清代吴伟业句“髹漆湘漆香垫几,戗金螺钿酒承舟。”清代黄遵宪句“两旁螺钿椅,有如两翼张。”清代屈大均句“蜇花渔父菜,螺钿海人杯。”清代翁方刚句“红罗褾轴援古编,蝙蝠扇子螺钿筵。”

此《海螺图》,款识为:买须能紫贝,用合对香螺。唐·皮日休句。图中为北方最常见海螺之写真。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