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药百科

发散风热药»蔓荆子

药用

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单叶蔓荆主产于山东、江西、浙江、福建等省;蔓荆主产于广东、广西等省区。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用。

药性

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应用

1、风热感冒,头昏头痛。本品辛能散风,微寒清热,轻浮上行,解表之力较弱,偏于清利头目、疏散头面之邪。故风热感冒而头昏头痛者,较为多用,常与薄荷、菊花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药同用。若风邪上攻之偏头痛,常配伍川芎、白芷、细辛等祛风止痛药。

2、目赤肿痛。本品辛散苦泄微寒,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可用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目昏多泪,常与菊花、蝉蜕、白蒺藜等祛风明目药同用。本品药性升发,清利头目,与黄芪、人参、升麻、葛根等补气升阳药同用,还治疗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耳鸣耳聋,如益气聪明汤(《证治准绳》)。

此外,取本品祛风止痛之功,也可用治风湿痹痛,每与羌活、独活、川芎、防风等同用,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用法用量

煎服,5~9g。

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

《名医别录》:“去长虫,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令人光泽脂致。”

《医林纂要》:“散热,祛风,兼能燥湿。”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