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临床营养学

34.2 食物过敏的原因

食物是引起食物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激发过敏的因素是食物中所含的抗原类物质。但同一抗原对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的后果,则是个体的反应特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34.2.1 引起过敏的食物

食物的种类成千上万,致敏性并不相同,其中只有一部分容易引起过敏。同族的食物常具有类似的致敏性,尤以植物性食品更为明显,如对花生过敏的病人常对其他豆科植物有不同程度的过敏。各国家、各地区饮食习惯不同,机体对食物的适应性也就有相应的差异。从而致敏的食物也不同,比如西方认为羊肉极少引起过敏,在我国则羊肉比猪肉的致敏性高;西方人对巧克力、草莓、无花果等过敏的较多,在我国则极少见到。根据西方的资料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为牛奶、鸡蛋、巧克力、小麦、玉米、坚果类、花生、橘子、柠檬、草莓、洋葱、蒜、猪肉,某些海产及鱼类,蛤蚌、火鸡及鸡等。在我国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见表34-1。

34-1 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食物类别食物举例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牛奶、鸡蛋海产类鱼、虾、蟹、海贝、海带有特殊气味的食物葱、蒜、洋葱、韭菜、香菜、羊肉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辣椒、胡椒、酒、芥末、姜某些生食的食物生番茄、生花生、生粟子、生核桃、及桃,葡萄、柿子等某些富含细菌的食物死的鱼、虾 、蟹,不新鲜的肉类某些含霉菌的食物蘑菇、酒糟、米醋富于蛋白质而不易消化的食物哈蚌类、鱿鱼、乌贼种子类食物各种豆类、花生、芝麻一些外来而不常吃到的食品如北京曾一度出现的食物商品:伊拉克蜜枣、象皮鱼  

34.2.2 食物中的抗原

在过敏反应中,抗原也称为过敏原或变应原(allergen),多为分子量在18,00~30,000daltons之间的糖蛋白。它们多具有抗热及蛋白水解酶,生物活性高及皮试反应阳性的特点。它们只构成食物中蛋白质的一小部分,比如鸡蛋清中的类卵粘蛋白是致敏成分,牛奶所含的20余种蛋白质中,只有5种有致敏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β乳球蛋白。它们又受一些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如番茄成熟时致敏性增强,牛奶烧沸后致敏性减弱。有些过敏原是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有一些人对牛奶过敏是对乳糖耐受不良,这是由于肠内乳糖酶缺少所致。传统上不畜养牲口的地区,因而在无饮奶习惯的人群中,儿童后期及成年以后,常有乳糖酶缺乏。另外,某些食物中含有胺类及其他有药理活性的物质,可引起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症状,如香蕉、番茄、菠萝、干酪中含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酪素、组胺,巧克力含有苯乙胺(phen-ylethylamine),这些物质可引起头痛或其他副作用。食物添加剂如色素、香料、防腐剂等;有的也可引起不良反应,如Williams等报告食色引起儿童多动症,味精可引起“中国餐馆综合征”等,这类过敏是药理作用所致,也表现为对食物的耐受不良,但不属于免疫反应。

34.2.3 机体阻止抗原入侵的能力低下

小肠粘膜形成一道物理的和免疫的屏障,防止抗原等大分子侵入机体。粘膜上皮中含有膜细胞,可通过胞饮作用吸收一些大分子,这些抗原被吸收后在细胞内,多数被吞噬体和溶酶体消化溶解。所以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进入机体组织的抗原为量极微,并不引起过敏。当屏障机制发生变化,抗原便可能大量侵入机体,主要原因是:

(1)机体不成熟婴儿胃肠道的消化及免疫功能都不够完善,胞饮作用这种原始的吸收方式相对地也比成人为多,如Rothberg曾在牛奶喂养的早产婴儿血中查到牛血清白蛋白。

(2)局部免疫缺陷 肠壁的浆细胞可合成抗体SIgA(分泌型IgA),存在于肠液中,覆盖在肠粘膜表面。许多报告提示SIgA的作用是保护肠上皮组织,使细菌、病毒及抗原等大分子不易粘附在肠粘膜表面,从而防止它们的吸收。当SIgA缺乏时,抗原就可能大量侵入机体。

(3)粘膜通透性改变带有负电荷的多肽类,促进膜对大分子的吸收,初乳增加大分子的吸收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细胞内溶酶体受维生素A、辐射及内毒素影响,消化大分子的作用减低。过量饮酒,管饲要素膳食,增高肠内渗透压,以及炎症、溃疡,都可能导致粘膜损伤,增加其通透性。严重的营养不良,可导致上皮细胞成熟缓慢,促进大分子的胞饮作用。这些都促使抗原侵入机体的机会增加。

此外,胃酸缺少,胰腺分泌不足,蛋白酶缺乏等也都有一定影响。

34.2.4 病人的敏感程度

(1)抗体生成反应过度 这类病人受过敏原刺激后,血清IgE大幅度增高,超出正常人数倍甚至数十倍。

(2)免疫缺陷食物过敏常继发于选择性免疫球蛋白缺陷,尤其是选择性IgA缺陷。

(3)生理效应系统功能改变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胆碱酯酶缺乏或组织胺酶缺乏时,机体对抗原接触抗体后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反应增强,易于发生过敏反应。

上述各种个体反应特性既受后天环境影响,也受先天遗传控制。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