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校注医醇賸义

诸痛

人之一身,自顶至踵,俱有痛病。其始也,或因于风,或因于寒,或因于火,或因于气,病各不同,而其为气凝血滞则一也。气能捍卫,则外感何由而入?营能流灌,则内病何自而生?不通则痛,理固宜然。兹将痛病略举其凡。其咽痛、疝痛、肢节痛,见于肺病、疝病、痹病中者,不复赘。

【头痛】

头痛有因于风者,肌表不固,太阳受风,巅顶作痛,鼻窍微塞,时流清涕,香芷汤主之。

香芷汤(自制)

香附(二钱) 白芷(六分) 当归(一钱五分) 川芎(八分) 防风(一钱) 桑叶(一钱) 菊花(二钱) 蝉衣(一钱) 蔓荆子(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 黑芝麻(三钱)

有因于火者,肝阳上升,头痛如劈,筋脉掣起,痛连目珠。当壮水柔肝,以息风火,不可过用风药。盖风能助火,风药多则火势更烈也。羚羊角汤主之。

羚养角汤(自制)

羚羊角(二两) 龟版(八钱) 生地(六钱) 白芍(一钱) 丹皮(一钱五分) 柴胡(一钱) 薄荷(一钱) 菊花(二钱) 夏枯草(一钱五分) 蝉衣(一钱) 红枣(十枚) 生石决(八钱,打碎)

有血虚头痛者,自觉头脑俱空,目眊而眩,养血胜风汤主之。

养血胜风汤(自制)

生地(六钱) 当归(二钱) 白芍(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 枸杞(三钱) 五味(五分) 枣仁(一钱五分) 柏仁(二钱) 杭菊(二钱) 桑叶(一钱) 红枣(十枚) 黑芝麻(三钱)

【眼痛】

眼目之疾,本有专科,致病多端,非可枚举。兹因痛病,姑拈虚实两条,以发其凡。

目睛红肿,眵泪多而目中如有沙子者,风火盛也,黄连清火汤主之。

黄连清火汤(自制)

黄连(五分) 元参(一钱五分) 归尾(一钱五分) 赤芍(一钱) 丹皮(一钱五分) 贝母(二钱) 荆芥(一钱) 防风(一钱) 桑叶(一钱) 蝉衣(一钱) 前胡(一钱) 菊花(二钱) 竹叶(十张) 灯芯(三尺) 芝麻(三钱)

目睛不肿,微红羞明,眼珠作痛,此为阴虚夹火,滋阴降火汤主之。

滋阴降火汤(自制)

生地(六钱) 女贞(二钱) 山药(三钱) 丹皮(二钱) 茯苓(二钱) 料豆(三钱) 沙参(四钱) 麦冬(二钱) 贝母(二钱) 杏仁(三钱) 谷精珠(一钱五分) 蝉衣(一钱) 生石决(六钱,打碎)

【齿痛】

齿痛实症,阳明风火上升也,葛根白虎汤主之。

葛根白虎汤(自制)

葛根(二钱) 石膏(五钱) 花粉(三钱) 石斛(三钱) 连翘(一钱五分) 薄荷(一钱) 防风(一钱) 桔梗(一钱) 淡竹叶(二十张) 白茅根(五钱)

齿痛虚症,肾亏而夹有胃火也。齿为后天所生之骨,亦属于肾。况肾为胃关,水不制火,故浮阳作痛也。清热胃关煎主之。

清热胃关煎(自制)

生地(六钱) 龟版(八钱) 花粉(三钱) 石斛(三钱) 薄荷(一钱) 葛根(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

甘蔗三两,同煎。

【舌痛】

舌卷而肿,塞口作痛,难于语言,此心阳炽盛也。先用生蒲黄三钱,泡汤频漱,再服黄连清心饮。

清心饮(自制)

黄连(五分) 蒲黄(一钱五分) 犀角(五分) 元参(一钱五分) 丹参(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 蒌皮(三钱) 茯苓(二钱) 薄荷(一钱) 竹叶(二十张) 灯芯(三尺)

舌色绛红,边尖破碎,舌有血痕而痛者,乃阴液大亏,心火上炽也,大泽汤主之。

大泽汤(自制)

天冬(二钱) 生地(六钱) 人参(一钱五分) 龟版(八钱) 麦冬(一钱五分) 茯神(二钱) 柏仁(二钱) 蛤粉(四钱) 丹参(二钱) 石斛(二钱) 灯芯(三尺) 藕(五大片)

【肺气胀痛】

营卫不调,肺气满则肺叶皆举,微喘,胁痛,泻肺汤主之。

泻肺汤(自制)

全瓜蒌(一个) 桑皮(三钱) 苏子(一钱五分) 沉香(五分) 茯苓(二钱) 郁金(二钱) 杏仁(三钱) 枳壳(一钱) 苡仁(四钱) 橘红(一钱) 姜(二片)

【心气厥痛】

心本纯阳,寒邪上犯,阴阳相争,厥逆作痛,双解泻心汤主之。

双解泻心汤(自制)

黄连(五分) 附子(八分) 远志(五分,甘草水炒) 丹参(二钱) 茯神(二钱)郁金(二钱) 广皮(一钱) 沉香(五分) 合欢花(二钱) 灯芯(三尺) 姜(三片)

【肝气作痛】

肝为将军之官,其体阴,其用阳,故为刚脏。一有郁结,气火俱升,上犯胃经,痛连胁肋,加味左金汤主之。

加味左金汤(自制)

黄连(五分) 吴萸(二分) 瓦楞子(三钱,煅,研) 毕澄茄(一钱) 蒺藜(三分) 郁金(二钱) 青皮(一钱) 柴胡(一钱,醋炒) 延胡索(一钱) 木香(五分) 广皮(一钱) 砂仁(一钱) 佛手(五分)

【肝虚作痛】

肝主藏血,故为血海。操烦太过,营血大亏,虚气无归,横逆胀痛,调荣敛肝饮主之。

调荣敛肝饮(自制)

归身(二钱) 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阿胶(一钱五分,蛤粉炒) 枸杞(三钱)五味(五分) 川芎(八分) 枣仁(一钱五分,炒,研) 茯苓(二钱) 广皮(一钱) 木香(五分) 枣(二枚) 姜(三片)

【脾湿胀痛】

脾本湿土,寒邪乘之,寒与湿凝,是为重阴,脘下至当脐胀满作痛,悦脾汤主之。

悦脾汤(自制)

白术(一钱) 茅术(一钱) 茯苓(二钱) 附子(八分) 砂仁(一钱) 木香(五分) 乌药(一钱) 苡仁(四钱) 青皮(一钱) 神曲(三钱,炒) 姜(三片)

【肾气厥痛】

肾为水脏,寒邪相犯,水寒成冰,少腹厥痛,开阳汤主之。

开阳汤(自制)

附子(八分) 故纸(一钱五分) 益智(一钱) 当归(二钱) 杜仲(二钱) 乌药(一钱) 木香(五分) 广皮(一钱) 青皮(一钱) 茯苓(二钱) 姜(三片)

【胃虚作痛】

胃为谷海,其实而痛者,当消当攻,于结胸症内已详言之。兹但举胃气虚弱,脘中作痛者,养胃汤主之。

养胃汤(自制)

白芍(一钱) 茯苓(二钱) 白术(一钱) 甘草(四分) 山药(三钱) 黄芪(二钱) 党参(四钱) 木香(五分) 砂仁(一钱) 广皮(一钱) 大枣(二枚) 姜(三片)

【胃寒作痛】

胃气虚寒,不能纳谷,呕吐作痛,桂朴汤主之。

桂朴汤(自制)

肉桂(四分) 厚朴(一钱) 当归(二钱) 茯苓(二钱) 白术(一钱) 丁香(五分) 砂仁(一钱) 白芍(一钱,酒炒) 广皮(一钱) 郁金(二钱) 枣(二枚) 姜(三片)

【胃中虫痛】

胃气反逆,长虫不安,其作痛也,陡然而来,截然而止,返蛰汤主之。

返蛰汤(自制)

当归(二钱) 茯苓(二钱) 白术(一钱) 苡仁(四钱) 广皮(一钱) 鹤虱(一钱五分) 雷丸(一钱) 乌药(一钱) 砂仁(一钱) 厚朴(一钱) 开口花椒(二十四粒)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