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银海精微

审症应验口诀

如男子、妇人患偏正头痛者,先审热甚用双解散二三帖,大通之后,服川芎茶调散加凉剂,点用九一丹。冷痛者用桑螵蛸酒调散,大通之后,用川芎散、神清散主之,点用清凉散少加脑,入些姜粉,无不效矣。

乌轮赤晕、刺痛浮浆,此肝热也。治法:宜用酒调洗肝散加麻黄、赤芍,或泻肝散、修肝散,收功生地黄散,点用清凉间九一丹。

眼生清泪,枯黄绕睛,此肝虚也。治法:用止泪补肝散,点用九一丹,后服补肾丸。此乃滋母益子也。

瞳仁开大,淡白偏斜者,此肾虚也。治方服补肾丸、补肾明目丸、驻景丸,点用九一丹。多服少点。

瞳仁焦小或带微黄,此肾热也。治法:先服五泻汤、省风之类,后收功用补肾明目丸,久服甚效。

瞳青胞白,痒而清泪,不赤不痛,是谓之风眼。治法:服羌活除风汤,点九一丹间二八,入些姜粉效。

乌轮突起,胞硬瞳红,眵泪湿浆,里热则痛,是谓之热眼。治法:用双解散加凉大通之剂,瞳痛只用生地黄散,点用清凉散间九一丹点之,随人治法用之。

眼浑如泪,胞肿而软,上壅蒙蒙,酸渣微赤,是谓之气眼。服桑螵蛸酒调散,后服明目流气饮、当归汤主之。

其或风与热并,则痒而浮赤;风与气抟,则痒涩昏沉。点用九一丹间二八丹,服羌活除风汤。

血热交聚,故生淫肤粟肉红缕偷针之类,服用泻脾汤、泻心汤主之,点用清凉散。有淫肤粟肉,可劆洗至平,洗止。

眼热经久,复有风冷所乘,则赤烂。点用清凉散,服用泻心汤、洗肝散主之,洗用绵裹散,其效甚捷。

眼中不痛而赤,但为痰饮所注则作痛。服用半夏二陈汤,三四帖后,服明目流气饮,不用点药。

肝气不顺而挟热,所以羞明。服用洗肝散二三帖加麻黄,后服密蒙花散五七帖,补肾主之,点用九一丹加清凉散,初不可重药。

白睛带赤或红筋者,其热在肺。服洗肺汤、除热饮、洗肝散,点用清凉药九一丹。

上胞下睑或目唇间如疥点者,其热在脾。治法:服泻脾汤、泻脾除热饮、三黄丸主之,可劆可洗。用清凉散点,有泪翳者九一丹点之。

因风则散之,九一丹入些姜粉,热则清凉散点之,气结则调顺之,将前药间点。因风者可用防风散、通圣散即名双解散,后服羌活除风汤;热者洗肝散、修肝散;气结者服流气饮、黄芪汤主之。

白陷鱼鳞之症,多因肝肾俱实,血衰成陷。治法:服酒调散二帖后,服蝉花散、密蒙花散相间服之效。点用二八丹调乳汁点,间九一丹点之。

突起睛高,旋螺尖起,险峻利害之症也。又有一法,与他取平之效,将锋针针入三分,以凤屎点针口所,以毒攻毒,或阴丹蘸点亦可。先服郁金酒调散四五帖后,可动针,此乃平之法,无光之效也。

又有一症,递年月眼内痒极,秘曰:诸痛为实,诸痒为虚。人之患眼,虚肿及眼眶骨,此痰饮为患。治法:用明目流气饮加半夏、陈皮、厚朴三味,用姜二片同煎,连服四五帖,其痛即除。另将二陈汤丹药亦可点用。治之随轻重所施,治法在人意耳。

头风:冷痛、热痛、风痛、痰厥痛(系偏风)、阳明头痛。

眼泪:热泪、冷泪、虚泪、风泪、湿泪。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