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斑疮病,《内经》与张仲景皆不载,寻摭方论,盖自魏朝,方有以白头赤根者,俗呼为豌豆,即斑疮也。细粟如麻者,俗呼为麻,即肤疹也,又有大者,俗呼为芋、为萍,此皆轻重之不齐,故命名异耳。《百问》云:悔不得转利,以疮疹发于表,利之则毒气入里。庞安常云:身疼,壮热,须少解散,藏闭毒攻,非利不愈,必令汗下。初虞世亦云:疮疹发于肌肉,属阳明,古人治法,皆以承气汤利之。诸说矛盾,不无疑误,今皆存之,要当分其未发已发为治,若其始发,必作寒热如伤寒状,方证所载,耳冷,尻冷,嗽者,皆疮疹证。又小儿初得,手足搐搦如风痫者,亦疮疹候,便可与宣热拔毒,必须利之,《千金》治豌豆疮初发欲发者,单煮大黄服之,即明文也;若其已发,只须解肌,用升麻、紫草辈是也,如是分之,诸说自泮。又此病多因伤寒失于汗下,或时气胜复,岁主客气,及天行疫病,长幼相染者,当随因辨证治之,其间唯倒黶最危,宜早为治。
三豆饮子
治天行豆疮,但觉有此证,预服则不发。
赤小豆 黑豆 绿豆(各一升) 甘草(半两)
上净淘豆,入甘草,以水煮熟,逐日空心任性,食豆饮汁,七日,疮自不发。
升麻汤
治大人小儿伤风、寒、温、疫,头痛,寒热,体疼,斑疮已发未发并可服。
升麻 干葛 甘草(炙) 芍药(各等份)
上为剉散。每服秤五钱重,水二盏,煎七分,去滓,热服,小儿量与。一法,加紫草茸煎。
鼠黏子散
治伤寒斑疮毒气,咽膈不利,声不出,疼痛。
鼠黏子(炒) 丹参 升麻 甘草(炙) 干薄荷(炙,等份)
上为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不拘时,小儿量与之。
龙脑膏
治斑疮倒黶。
猪心血调脑子成膏,以紫草茸煎汤解开,稀稠得所服,无脑子,用辰砂。
一法,白蒻叶烧灰。为细末。每服二钱,入麝香少许,沸汤调下。
仙灵散
治斑疮入眼。
仙灵脾 威灵仙(各等份)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米汤调下。
豆皮饮
治小儿,因小儿出疮,毒入眼,生翳。
真绿豆皮 白菊花 真谷精草(去根,各等份)
上为末。每服一大钱,干柿一个,粟米泔一盏,同煎,候泔尽,只将干柿去核,日服三。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