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方剂选粹

消食剂»健脾消食»健脾丸

组成

白术 炒,二两半(75g) 木香 另研 黄连 酒炒 甘草 各七钱半(各22g) 白茯苓 去皮,二两(60g) 人参 一两五钱(45g) 神曲 炒 陈皮 砂仁 麦芽 炒取面 山楂 取肉 山药 肉豆蔻 面裹煨热,纸包槌去油,各一两(各30g)

用法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陈米汤下(现代用法:共为细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

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

方解

本方证因脾虚胃弱,运化失常,食积停滞,郁而生热所致。脾胃纳运无力,故见食少难消,大便溏薄;气血生化不足,则倦怠乏力、脉象虚弱;食积阻滞气机,生湿化热,故脘腹痞闷、苔腻微黄。治当健脾与消食并举。本方重用白术、茯苓为君,健脾祛湿以止泻。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和胃,除已停之积;人参、山药益气补脾,以助苓、术健脾之力,是为臣药。木香、砂仁、陈皮皆芳香之品,功能理气开胃,醒脾化湿,既可解除脘腹痞闷,又使全方补而不滞;肉豆蔻温涩,合山药以涩肠止泻;黄连清热燥湿,且可清解食积所化之热,皆为佐药。甘草补中和药,是为佐使之用。诸药合用,脾健则泻止,食消则胃和,诸症自愈。

本方的配伍特点:补气健脾药与消食行气药同用,为消补兼施之剂,补而不滞,消不伤正。因方中含四君子汤及山药等益气健脾之品居多,故补重于消,且食消脾自健,故方名“健脾”。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脾虚食滞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痞闷,食少难消,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

2、加减变化:湿甚者加车前子、泽泻以利水渗湿;兼寒者去黄连,加干姜以温中祛寒。本方为消补兼施之剂,但补益之药多壅滞,消克之品易伤脾,临床应用时应权衡轻重,配伍适宜。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属脾虚食滞者。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