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医学衷中参西录

期颐饼

治老人气虚,不能行痰致痰气郁结,胸次满闷,胁下作疼。凡气虚痰盛之人,服之皆效,兼治疝气。

生芡实(六两) 生鸡内金(三两) 白面(半斤) 白沙糖(不拘多少)

先将芡实用水淘去浮皮,晒干,轧细,过罗。再将鸡内金(中有瓦石糟粕去净,分量还足)轧细,过罗,置盆内浸以滚水,半日许。再入芡实、白糖、白面,用所浸原水,和作极薄小饼,烙成焦黄色,随意食之。然芡实、鸡内金须自监视,如法制好,不可委之于坊间也。

鸡内金,鸡之脾胃也,其中偶有瓦石铜铁,皆有消化痕迹,脾胃之坚壮可知。故用以补助脾胃,大能运化饮食,消磨瘀积。食化积消,痰涎自除。再者,老人痰涎壅盛,多是下焦虚惫,气化不摄,痰涎随冲气上泛。芡实大能敛冲固气,统摄下焦气化。且与麦面同用,一补心,一补肾,使心肾相济,水火调和,而痰气自平矣。

或问:老人之痰,既由于气虚不行,何不加以补助气分之品?答曰:凡补气之药,久服转有他弊。此方所用药品,二谷食,一肉食,复以沙糖调之,可作寻常服食之物,与他药饵不同。且食之,能令人饮食增多,则气虚者自实也。

此方去芡实,治小儿疳积痞胀,大人癥瘕积聚。

西人治老年之痰,喜用阿摩尼亚。其法:阿摩尼亚散七厘,或至十厘,白沙糖化水送服,日两三次,大能愈老人咳嗽多吐痰涎。又方阿摩尼亚散一钱,黄连膏半钱,作二十粒,每服一二粒,日再服,大能补人精神。咳嗽有虚热者,服之甚宜。

按:阿摩尼亚,西人取之有三法。一在骆驼粪中,一在兽骨中,一在火山之麓所产石中,与盐强水相连。西人设法,令离开,取出入药。或作散,或作水。散色白而气浓,功力补火补精神。头昏嗅之即时苏,头疼因身虚软弱者,亦宜嗅。但病人未觉时,不可令久嗅,防坏鼻肉也。其外用法,猪油调和,擦皮令红热,能引炎外出,与贴斑蝥膏药同意。或用阿摩尼亚酒三四钱、樟脑一钱、热油一二两,融和擦皮,大有功力。肢体因风湿交节作疼,及喉病(宜擦项间),并宜擦之。收贮宜用玻璃瓶,塞住瓶口,勿透气。

西人又谓鹿茸为峻补之药,因其中有阿摩尼亚。峻补功力不在鹿茸而在阿摩尼亚也。阿摩尼亚得火则飞去,故服食鹿茸法,应切片浸服。若不知此理,以火炙或汤煮,阿摩尼亚因火而飞,服之即无效矣。且鹿茸价昂,真者难得。以自他物中,取出之阿摩尼亚代之,则功力相同,而价又甚廉,贫者亦可服矣。

按:鹿角所生之处,实为督脉经过之处。鹿之督脉最强,故其角最大,而长又甚速。鹿茸为角之胚眙,是以善补督脉,而督脉贯脑,故又善补脑也。人之脑髓属阴,脑神属阳。鹿茸中之阿摩尼亚,能补人脑中之阳。鹿茸中之赤血(鹿茸初生皆含赤色,督脉之血所灌注也)与胶(角有胶茸即有胶),能补人脑中之阴。鹿茸经炙与煮,阿摩尼亚或有飞去,而其中滋养之料,仍可补脑中阴分。迨其阴分充足,阳亦萌生。所谓一阴一阳互为之根也。西人用药,多取目前捷效,而不为根本久远之谋,故其论鹿茸,如此云云。然既有此说,炙与煮或亦鹿茸所忌,生轧细服之亦可。至其谓自他物中取出之阿摩尼亚可代鹿茸,然只能代鹿茸之补阳也。夫鹿茸初生,原系血胞,后渐成茸,成茸之后,犹含血液,其兼能滋阴分可知。陈修园曰:朱紫坊黄姓之女,年二十二岁。始因经闭,服行经之药不效。后泄泻不止,食少骨瘦如柴,服四神、八味之类,泻益甚,而五更至天明数次,便后带血。余主用《金匮》黄土汤,以干姜易附子,每服加生鹿茸五钱。意以先止其泄泻便红,然后再调其经水。连服八剂,泄泻如故,而经水通矣。又服五剂,泻血俱止。后服六君子汤加干姜收功。可知鹿茸入冲、任,督三脉,大能补血,非无情之草木所可比也。观修园此案,则鹿茸之功用,诚非西人所能尽知矣。

西药又有阿摩尼亚茴香精,系阿摩尼亚与茴香之精液化合之黄液。用之自一滴至十滴,和于二百倍之馏水中,服之亦善利痰,又能治肺痿、胃疼及小儿瘾疹、吐泻诸证。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