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医灯续焰

附方

金匮猪苓汤 治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猪苓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仲景人参白虎汤(见第四十三)

子和加减三黄丸 治丹石毒及热渴。以意测度,须大实者方用。

黄芩(春四两,夏、秋六两,冬三两) 大黄(春三两,夏一两,秋二两,冬四两) 黄连(春四两,夏七两,秋三两,冬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服一月病愈。

和剂凉膈散(见第十九)

和剂酒煮黄连丸 治伏暑发热,呕吐恶心。并治膈热,解酒毒,厚肠胃。

黄连(去须,十二两) 好酒(五斤)

上将黄连以酒煮干,研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热水送下。

六一散(见第四十四)

大黄黄连泻心汤 治太阳病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血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KT者,难治。若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加黄芩为伊尹三黄汤)

上锉如麻豆,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六味丸(见第十六)

固本丸(叶氏加人参名人参固本丸) 夫心生血,血生气,气生精。精盛则须发不白,容貌不衰。今人滋补血气,多用性热之药,殊非其治。此方盖用生地黄能生精血,用天门冬引入所生之地。熟地黄能补精血,用麦门冬引入所补之地。又以人参能通心气,使五味并归于心。

生地黄(洗) 熟地黄(洗,再蒸)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温酒或盐汤下三十丸。

知柏八味丸(见第五十四)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