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药百科

补虚药»补阳药»肉苁蓉

药用

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带鳞叶的肉质茎。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等地。春季苗未出士或刚出士时采挖,除去花序。切片生用,或酒制用。

药性

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功效

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应用

1、肾阳亏虚,精血不足之阳痿早泄、宫冷不孕、腰膝酸痛、痿软无力。本品味甘能补,甘温助阳,质润滋养,咸以入肾,为补肾阳,益精血之良药。常配伍菟丝子、川断、杜仲同用,治男子五劳七伤,阳痿不起,小便余沥,如肉苁蓉丸(《医心方》);亦可与杜仲、巴戟肉、紫河车等同用,治肾虚骨痿,不能起动,如金刚丸(《张氏医通》)。

2、肠燥津枯便秘。本品甘咸质润入大肠,可润肠通便,常与沉香、麻子仁同用,治发汗、津液耗伤而致大便秘结,如润肠丸(《济生方》);或与当归、牛膝、泽泻等同用,治肾气虚弱,大便不通,小便清长,腰酸背冷,如济川煎《景岳全书》。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使用注意

本品能助阳、滑肠,故阴虚火旺及大便泄泻者不宜服。肠胃实热、大便秘结亦不宜服。

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 ,久服轻身。”

《日华子本草》:“治男绝阳不兴,女绝阴不产,润五脏,长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尿血,遗沥,带下阴痛。”

《本草经疏》:“白酒煮烂顿食,治老人便燥闭结。”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