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药百科

攻毒杀虫止痒药»大蒜

药用

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全国各地均有栽培。5月叶枯时采挖,晾干。生用。

药性

辛,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

解毒杀虫,消肿,止痢。

应用

1、用于痈肿疔毒,疥癣。大蒜外用或内服,均有良好的解毒,杀虫,消肿作用。治疮疖初发可用独头蒜切片贴肿处(《外科精要》)。民间亦常用大蒜切片外擦或捣烂外敷,治疗皮肤或头癣瘙痒。

2、痢疾,泄泻,肺痨,顿咳。可单独或配伍入复方中用。如验方以大蒜煮粥送服白及粉治肺痨咯血。治泻痢,或单用或以10%大蒜浸液保留灌肠。大蒜还可防治流感、流脑、乙脑等流行性传染病。

3、钩虫病,蛲虫病。治蛲虫病可将大蒜捣烂,加茶油少许,睡前涂于肛门周围。

此外,大蒜还能健脾温胃而用治脘腹冷痛,食欲减退或饮食不消。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切片擦或隔蒜灸。内服5~10g,或生食,或制成糖浆服。

使用注意

外服可引起皮肤发红、灼热甚至起泡,故不可敷之过久。阴虚火旺及有目、舌、喉、口齿诸疾不宜服用。孕妇忌灌肠用。

古籍摘要

《名医别录》:“散痈肿 疮,除风邪,杀毒气。”

《本草纲目》:“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消痈肿,化癥积肉食,此其功也。”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