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齿病证治

齿为关门,肾之荣,骨之余也。肾衰则齿豁,精固则齿坚。又大肠支脉在牙齗,主灌注于牙,大肠壅则齿为之浮,大肠虚则宣露,挟风则攻目头面,疳䘌则龋脱为痔,皆气郁而生,诸证不同,治之各有方,安肾丸、八味丸,并治虚壅,牙齿疼痛浮肿。

安肾丸

方见腰疼门。

八味丸

方见脚气门。

西岳莲华峰神传齿药方

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升麻熟地黄。木律旱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剪荷叶心用青盐等份同烧煅,研细将来使最良。揩齿牢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

常用齿药

牢牙。去风冷,蚛蝺,宣露,不问老少,用之甚效。

槐枝 柳枝(各长四寸,一握,切碎) 皂角(不蛀者七茎) 盐(四十文重)

上同入瓷瓶内,黄泥固济,糠火烧一夜,候冷取出,研细,用如常法。有石佛庵主,年七十余,云,祖上多患齿疼脱落,得此方效,数世用之,齿白齐密,乃良方也。

玉池散

治风蚛牙疼,肿痒动摇,牙龈溃烂,宣露出血,口气等疾。

地骨皮 香白芷 川升麻 防风 细辛 川芎 槐花 当归 藁本 甘草(各等份)

上为末。每用一字许揩牙,或大段痛,即取二钱,水一盏半,黑豆半合、生姜三片,煎至一盏,稍温,漱,候冷吐之殊效,或用金沸草散熏漱,亦佳。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