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药百科

攻毒杀虫止痒药»樟脑

药用

为樟科植物樟的枝、干、叶及根部,经提炼制得的颗粒状结晶。主产于台湾及长江以南地区。以台湾产量最大,质量最佳。多为栽培品。每年多在9~12月砍伐老树,锯劈成碎片,置蒸馏器中进行蒸馏,冷却后即得粗制樟脑,再经升华精制而得精制樟脑。因易挥发,应密封保存。

药性

辛,热。有毒。归心、脾经。

功效

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开窍辟秽。

应用

1、疥癣瘙痒,湿疮溃烂。本品辛热燥烈,外用除湿杀虫、消肿止痒以奏效。治癣可与土槿皮、川椒、白矾等伍用。若与枯矾、轻粉共为细末,湿则干掺,干则油调敷,可治臁疮,如香白散(《外科大成》)。若与雄黄等分为末,用时先以荆芥煎汤洗患处,再用麻油调涂,可治瘰疬溃烂,如雄脑散(《外科全生集》)。

2、跌打伤痛,牙痛。借其辛烈行散,消肿止痛之力以取效。治跌打伤痛,肌肤完好者,可泡酒外擦。治龋齿牙痛,与黄丹、皂角(去皮、核)各等分为末,蜜丸,塞孔中,如《余居士选奇方》。

3、痧胀腹痛,吐泻神昏。樟脑辛香走窜,有开窍醒神,辟秽化浊和温散止痛之功。与没药、乳香(1∶2∶3) 为细末,每次以茶水调服0.1g,可治感受秽浊疫疠或暑湿之邪,而致腹痛闷乱、吐泻昏厥诸证,如《本草正义》方。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调敷。内服0.1~0.2g,入散剂或用酒溶化服。

使用注意

气虚阴亏,有热及孕妇忌服。

古籍摘要

《本草品汇精要》:“主杀虫,除疥癣,疗汤火疮,敌秽气。”

《本草纲目》:“通关窍,利滞气,治中恶邪气、霍乱、心腹痛、寒湿脚气、疥癣、风瘙、龋齿、杀虫,避蠹,着鞋中去脚气。”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