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者,脾之候也,意舍之所荣,燥则干,热则裂,风则瞤动,寒则揭,气郁则生疮,血枯则渖而无色。治之之法,内则随证调其脾,外当以药傅之。
清脾汤
治意思过度,蕴热于脾,口干唇燥,渖裂无色。
黄芪 香白芷 升麻 人参 甘草(炙) 半夏(汤去滑,等份)
上为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二个、小麦三十粒,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
羌活散
治风湿入脾,致唇口动,帬揭,头疼目眩,及四肢浮肿,如风水状。
羌活(三两) 茯苓 薏苡仁(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煎七分,入淡竹沥一匙许,再煎,服。
菊花丸
治脾肺气虚,忧思过度,荣卫枯耗,唇裂渖紧,或口吻生疮,容色枯悴,男子失精,女子血衰,悉主之。
甘菊花 枸杞子 肉苁蓉(酒浸洗切) 巴戟(去心各等份)
上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汤下。
青灰散
治唇紧,燥裂生疮,面无颜色。
青布(烧灰)
上研细,以猪脂调,夜傅,睡。
一法
以头垢傅之。
凡渖唇,紧唇,唇上生疮,唇裂,并以甲煎傅之,弥效。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